王郎抑塞磊落才,扫叶延我来秋斋。
篱脚黄菊立碧苔,秋阴堂下多强楷。
斋中一砚真奇材,端溪七尺横安排。
以几为匣髹发胎,紫云绿雨摩幽崖。
平方正直谁量裁,羲之宅里一片阶。
任人十手执笔来,尽可一研容其侪。
锲墨无声墨顿摧,如蜡涂釜腻莫揩。
曰非端州何石哉,器大反与恒情乖。
楷堂宝此休轻开,神寒骨重勿受猜。
急须刻字铭研隈,淄尘百斛无能埋。

这首诗是王楷堂比部的《斋中七尺端溪大石砚歌》。辛未是指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这首诗通过赞美端溪砚的奇特材料,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1. 王郎抑塞磊落才,扫叶延我来秋斋。
    注释:王郎才华卓越,性格开朗,我带着他一起来到秋天的书房。

  2. 篱脚黄菊立碧苔,秋阴堂下多强楷。
    注释:篱笆边的菊花盛开,碧绿的苔藓映衬着秋日的阴凉,在书房的角落,有一块坚硬的碑石。

  3. 斋中一砚真奇材,端溪七尺横安排。
    注释:书房里的这块砚台真是一块难得的好材料,它是用端溪石制作的,长约七尺。

  4. 以几为匣髹发胎,紫云绿雨摩幽崖。
    注释:砚台被放在一个小小的木匣子里,用紫云和绿色的颜料在上面雕刻,仿佛是在抚摸着山崖上的青苔。

  5. 平方正直谁量裁,羲之宅里一片阶。
    注释:方形端正,没有人能准确地度量它的大小,就像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家里,到处都是整齐的台阶。

  6. 任人十手执笔来,尽可一研容其侪。
    注释:任凭十个人来使用,都能在这个砚台上磨墨,它的容纳能力足以让所有人都使用。

  7. 锲墨无声墨顿摧,如蜡涂釜腻莫揩。
    注释:研磨墨水时没有声音,墨水会瞬间消失,就像蜡油涂抹在锅底一样,无法擦拭。

  8. 曰非端州何石哉,器大反与恒情乖。
    注释:这不是端州的石头吗?它的体积这么大,反而和常规的情况不同。

  9. 楷堂宝此休轻开,神寒骨重勿受猜。
    注释:王楷堂珍惜这块石头,不要轻易打开它,它有着寒冷的神性和沉重的骨头,不要受到猜测的影响。

  10. 急须刻字铭研隈,淄尘百斛无能埋。
    注释:必须尽快在上面刻上文字,用来铭记这块砚台的价值,即使有一百车尘土也难以掩盖它的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