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看西山,遥青未可攀。
峰峦邀客梦,车马趁春闲。
学士还清健,书生本劣孱。
一筇偕一笠,好与叩松关。
浮屠出荒寺,试读旧碑铭。
莲月开双相,松风语百铃。
早收花外劫,岂有梦中经。
啜茗渡河去,春深万柳青。
与法梧门前辈同游西山,先过八里庄慈寿寺。(辛未)
城里看西山,遥青未可攀。
峰峦邀客梦,车马趁春闲。
学士还清健,书生本劣孱。
一筇偕一笠,好与叩松关。
浮屠出荒寺,试读旧碑铭。
莲月开双相,松风语百铃。
早收花外劫,岂有梦中经。
啜茗渡河去,春深万柳青。
【注释】
- 法梧门前辈:指法梧(法名),是唐代著名禅师惠能的弟子。
- 慈寿寺:位于西山脚下的寺庙。
- 清健:健康。
- 筇:竹杖。
- 双相:即“双鬟”,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式。
- 莲月:莲花形状的明月。
- 松风:松树的风声。
- 劫、经:佛教用语,劫指时间,经指教义。
- 啜茗:品尝茶。
【译文】
在城里观赏西山,遥望青山却难以攀登。
山峦环绕着游客的美梦,车马趁着春天的休闲。
学土仍然保持着健康的身体,书生本就体弱无力。
携带一根竹子和一把雨伞,可以一起叩响松林深处的寺院。
荒芜的寺庙中走出一位浮屠,试着读着旧时刻石上的铭文。
莲花般的明月照亮了双鬓,松风似在耳边细语。
及时收回花外的战争,哪有梦中的佛法传承?
喝着茶水渡过黄河,春意盎然的柳树显得更加翠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山赏景的诗作。诗中的主角是一位学者和一位僧人,他们在西山脚下的慈寿寺相聚。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他们一同游览西山的过程,以及他们在旅途中遇到的美景和感悟。整首诗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