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二百五十岁,隐入竹林同所憩。
举瓯啜茗作寿朋,少破从前独游例。
桐城寿者百四龄,谈笑游行啮甘脆。
自言弱冠入滇池,眼见乾隆平缅裔。
浪穹老年七十九,手披经解讲六艺。
此乃门中古桃李,却并尚书红杏丽。
南中地暖才立春,已似山阴欲修禊。
时花香叶青春深,绿筱新篁夕阳霁。
儿辈烧松烹洱茶,竹亭炉烟风细细。
羊求三径寂无声,惟有林间鹤清唳。
香山七老今得三,疑我年者使之计。
【赏析】
“正月二十日偕刘王二叟竹林茶隐(庚寅)”,这是诗的首句。诗人用纪事的形式,叙述了与朋友刘王二叟在竹林中饮茶的一段佳话,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诗的前两句是说,三人年龄各为五、四、四十五岁,隐居到一起,同饮于竹林之中。“举瓯啜茗作寿朋”,举杯饮酒作祝寿之意。“少破从前独游例”,打破了以前一个人独自出游的习惯。后两句是说,他们两人都曾到过云南滇池,并亲眼看到乾隆皇帝平定了缅甸的叛乱。“浪穹老年七十九”,“手披经解讲六艺”,这两句是说,年老的人七十多岁还能手捧经书讲解各种技艺。“此乃门中古桃李”,这是说,这些都是我们家族中的古代才子啊!“却并尚书红杏丽”这一句,则是说他比当时的尚书还要美艳动人。
“南中地暖才立春,已似山阴欲修禊”,这句是写景,描绘了诗人所生活的地方的气候特点和景色。“山阴欲修禊”一句,则出自《兰亭集序》,原句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这里的“禊”是指古人的一种习俗,即每年三月初三,人们到水边去游玩,以消灾求福。“时花香叶青春深,绿筱新篁夕阳霁”,写的是诗人所看到的春天里的景色。“儿辈烧松烹洱茶,竹亭炉烟风细细”写的是诗人在竹林中与友人品茶的情景。“羊求三径寂无声,惟有林间鹤清唳”是说诗人在竹林中听到的是鸟鸣声,而不是人声。“香山七老今得三,疑我年者使之计”写的是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香山七老今得三”是说香山寺里现在只剩下三位高僧了,而自己只得到了其中的一位。
【注释】
桐城:地名
乾隆:指清朝的乾隆皇帝
山阴: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绍兴
羊求:指白居易
香山七老:指唐代僧人香山和尚的七个弟子
“此乃门中古桃李”,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都是我们家里曾经出现过的一些名人。
“疑我年者使之计”,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人都是我的老朋友,都是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