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发栝州外,夕歇石门阴。
春流出双阙,暮色隐高岑。
孤峰新绿聚,危彴杂花沉。
路转境屡变,岩回情愈深。
飞流冒天半,喷瀑压平林。
时有回风来,激此奔泉音。
凉声乍洒淅,素影何萧森。
冰丝暗扑面,珠尘湿沾襟。
仙都自清閟,过客屡幽寻。
讵可涤尘鞅,聊将清道心。
秉烛出洞口,舣舟眠水浔。
梦残山月晓,松顶鸣胎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宿石门洞时所见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午发栝州外,夕歇石门阴。” —— 中午从栝州出发,傍晚时分在石门山的阴面休息。
  2. “春流出双阙,暮色隐高岑。” —— 春天的水从双阙流下,而暮色则消失在高山之间。
  3. “孤峰新绿聚,危彴杂花沉。” —— 孤立的山峰上新长的绿色聚集在一起,而危险的桥边杂色的花朵下沉。
  4. “路转境屡变,岩回情愈深。” —— 道路转弯后景色不断变化,而当情感回转时变得更加深沉。
  5. “飞流冒天半,喷瀑压平林。” —— 飞流直下的瀑布冲向天空的一半,喷溅的瀑布压低了周围的树林。
  6. “时有回风来,激此奔泉音。” —— 不时会有回风吹来,激起这奔涌的泉水声。
  7. “凉声乍洒淅,素影何萧森。” —— 清凉的声音突然响起,清冷的影子多么幽静。
  8. “冰丝暗扑面,珠尘湿沾襟。” —— 寒冷的细丝悄然扑在脸上,晶莹的水滴沾湿了我的衣襟。
  9. “仙都自清閟,过客屡幽寻。” —— 仙都自然清新宁静,游客们经常来这里寻求心灵的宁静。
  10. “讵可涤尘鞅,聊将清道心。” —— 怎能去除世俗的困扰,姑且用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11. “秉烛出洞口,舣舟眠水浔。” —— 我手持蜡烛走出洞口,停船在水边的岸边睡觉。
  12. “梦残山月晓,松顶鸣胎禽。” —— 梦醒时分,山中的月亮已经升起,松顶上传来了小鸟的啼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夜晚宿于石门洞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之美、远离尘世喧嚣的心愿。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