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岁山峥嵘,陈迹两年合。
峰峦泄春气,一雪复成腊。
空谷无行人,白光冻千衲。
出山入精舍,拂衣花满榻。
延宾有陈蕃,下车愧卫飒。
煮茶说群经,郑志互问答。
登楼对南屏,还见去年塔。
颓云泼墨浓,图中认王洽。
抚景触愁怀,乡园户空阖。
慈竹压墓门,风雪定纷杂。

让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1. “残岁山峥嵘”:描述山的轮廓在冬日里显得分外清晰而严峻。
  2. “陈迹两年合”:暗示着时间流逝,物是人非。
  3. “峰峦泄春气”:春天的气息从山峰间溢出。
  4. “一雪复成腊”:一场大雪让冬天变得更加寒冷。
  5. “空谷无行人”:山谷中没有行人,显得异常安静。
  6. “白光冻千衲”:白色的阳光照耀下,所有的衣物都变得透明。
  7. “出山入精舍,拂衣花满榻”:走出山林,进入精舍,身上的衣服因阳光照射变得透明。
  8. “延宾有陈蕃”:邀请宾客来家,有陈蕃的风度。
  9. “下车愧卫飒”:下车时感到羞愧,因为自己不如卫飒。
  10. “煮茶说群经,郑志互问答”:烹茶并讲述《群经》中的典故,与朋友互相提问、讨论。
  11. “登楼对南屏,还见去年塔”:登上高楼面对南屏山,看到了去年的那座塔。
  12. “颓云泼墨浓,图中认王洽”:用泼墨手法描绘乌云,就像王洽的画那样生动。
  13. “抚景触愁怀,乡园户空阖”:触摸着自然景色却触动了内心的愁绪,家乡的门户关闭。
  14. “慈竹压墓门,风雪定纷杂”:慈竹被压在了坟墓上,风雪使得原本纷乱的景象变得安静。

我们根据注释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残年(即年末)的山峦高耸,经过两年后,它们似乎更加险峻。
山峰间的春意盎然之气渗透出来,一场大雪又回到了腊月。
山谷中无人通行,白色的光芒冻结在人们穿着的衣物上。
走出山林,进入精舍,我脱下衣服在花簇中散步。
邀请宾客来家,有陈蕃的风范。
下车时感到惭愧,因为自己不如卫飒。
烹茶并讲述《群经》中的典故,与朋友互相提问、讨论。
登上高楼面对南屏山,看到了去年的那座塔。
用泼墨的方式描绘乌云,就像王洽的画那样生动。
抚摸着自然景色却触动了内心的愁绪,家乡的门户关闭。
慈竹被压在了坟墓上,风雪使得原本纷乱的景象变得安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季山中行走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悟和心境变化。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