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有至乐,恨我绝不谙。
近岁作茶隐,聊以当沈酣。
禺山到咸海,已是珠江南。
怕汲斜水斜,戒酌贪泉贪。
忽闻学士泉,轻与云相涵。
滴墨辨真伪,符调得一担。
松柴与石䂪,煮试来吾男。
茗投龙井叶,咀味清且甘。
诸孙与杯勺,可抵饴弄含。
七碗吃不得,赊饮可及三。
先生非醉吟,隐几何醰醰。
此时竹林下,蝶化罗浮蚕。
【注释】
福儿:苏轼的乳名。汲:从井中提水。学士泉:相传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在此取水煮茗。竹隐图:即《竹隐图》。竹隐:指竹林。因苏轼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句。
近岁:近几年。茶隐:借指隐居。聊当:姑且用来代替。沈酣:沉湎。禺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北。咸海:指大海。珠江南:指南海之东。斜水:即曲水流觞。贪泉:传说晋人吴隐之曾在此地汲水作饮,后人称之为贪泉。轻与云相涵:指泉水清澈如云。滴墨辨真伪:用墨汁点染茶水,看其真假。符调:指用调羹调和茶汤,使味道和谐。松柴:指松木柴火。石䂪(zhēn):用石头垒成的炉子。煮试:烧煮试验。龙井:产于杭州西湖西泠附近的龙井村。清且甘:指龙井茶清香可口,味道甘美。诸孙:子孙后代。杯勺:即酒器和饮具。饴弄含:指以饴糖为食物。
七碗吃不得,赊饮可及三:指喝酒不能喝得太醉,可以借酒浇愁,但喝到七八碗就不行了。先生非醉吟,隐几何醰醰:先生并不是因为醉酒而吟咏。隐:隐居。醰醰:形容心情舒畅的样子。
蝶化罗浮蚕:指像蝴蝶那样变成一只蚕。比喻隐士的生活,如同蚕化蝶一样,变化无常。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饮酒作诗的竹隐图诗。诗人通过竹隐图,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出来。全诗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写诗人自己作诗题画,后写诗人饮酒作诗的情景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看法。
首联写诗人作诗题画的情景。诗人饮酒时感到十分畅快,但却苦于自己并不太懂酒中乐趣,于是便想通过竹隐图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颔联是说诗人近年来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够代替酒的地方,以便能够沉湎其中。诗人认为只有在竹子的掩映下才能找到这种感觉。
颈联是写诗人来到蒙山,看见那里有一条曲水,于是便想到那里的泉水就像贪泉一样诱人。但是他却不敢去饮用它,怕被它所诱惑。
尾联是说诗人突然听到了学士泉的声音,他轻轻地将泉水舀了上来,并用清水点染茶水,发现它是真品,然后便将茶水调制得恰到好处。接着又烧起松柴、石头炉子,煮制出龙井茶来,让子孙后代们品味。最后,他又品尝了一口自己酿制的饴糖,感到它的味道非常甘甜。
这首诗是苏轼晚年的作品,是他退居林下之后所作。诗人通过竹隐图,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