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仙人来何处,必从此峡骑羊去。
万羊化石埋紫云,石角无痕著岩树。
端州研匠巧如神,水洞磨刀久迷路。
诗砚皆无迹可寻,非仙那得知其故。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端州石砚》。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羚羊峡西侧,即端溪研洞,现在有水,但不让开凿。
    注释:羚羊峡,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境内的一条峡谷。端溪研,是端砚的别称。研,指砚台。

  2. 五羊仙人从何处而来?必定从这里的峡谷骑羊而去。
    注释:五羊仙人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五位神兽之一,常被描绘为骑着羊的神祇。这里用五羊仙人来象征砚匠的技艺高超和神秘。

  3. 万羊化石埋藏在紫云中,岩石角落没有痕迹,就像树一样生长。
    注释:万羊化石,指的是砚台表面的纹理如同成千上万只羊的骨骼堆积而成。紫云,形容石头的颜色如紫色的云雾一般美丽。石角无痕,意指石材表面光滑细腻,几乎看不到加工的痕迹。岩树,是指石头上生长的苔藓等植物。

  4. 端州(今肇庆)的研磨工具制作得非常精巧,就像神仙一样神妙,但是水洞里的磨刀石已经迷失了方向。
    注释:端州,今肇庆市,因出产端砚而得名。研磨工具,指砚台本身。神仙,形容砚匠技艺高超。水洞磨刀石,比喻砚台的制作过程中的工艺精细而复杂。

  5. 诗砚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如果不是神仙怎么能知道其奥秘呢?
    注释:诗砚,指的是刻有诗词的砚台。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意味着砚台上的字迹或图案非常精美,不易察觉。如果不是神仙的话,谁能理解这其中蕴含的深意和艺术价值呢?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羚羊峡为背景,通过描述端州的砚台制作过程,赞美了砚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创作出的精美砚石。诗中运用了神话传说、自然景观和工艺美术相结合的手法,既表达了对砚艺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眼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