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七日马鞍驮,一日离枝变已多。
如此须臾真不离,色香与味问如何。
【注释】
那堪:哪堪。
七日:指荔枝成熟后,经过七天的存放。马鞍驮:用马鞍子装着。离枝:指离开树枝。变已多:指已经变化很多了。问如何:怎么怎么样?
【译文】
定静堂前亲手栽种的荔枝树现在结了许多果子,因为天热积雨的缘故,荔枝甘甜汁液好像快要喷涌而出,我学着白沙树的方法在树下就地吃荔枝。
哪能忍受这七天的马鞍子载着荔枝树,一天里它就变了很多,如此一会儿真不离,色香味问如何。
【赏析】
《荔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荔枝树经久不衰的生长特性及人们采摘食用的情景。诗中以“七月”和“一日”、“须臾”等时间概念为线索,写出荔枝生长的迅速和短暂;而从“马鞍驮”,到“一日离枝变已多”,又生动地表现了荔枝果实由小到大、由青到熟的迅速过程。“如此须臾真不离,色香与味问如何?”则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新奇奇妙的境界。
全诗构思新颖独特,语言平易自然,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情趣。诗中对荔枝树生长速度之快,以及人们在树上采摘、就地食用的情景描写生动传神,读来令人如闻荔果落地之声,如见其人就地品尝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