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水贯乌蛮,楼船旧此间。
伏波横海去,合浦获徵还。
人拜矶头庙,滩喧水底山。
篙师能拨险,泼刺出江湾。
下横州乌蛮大滩拜马伏波将军庙(己卯)
郁水贯乌蛮,楼船旧此间。
伏波横海去,合浦获征还。
人拜矶头庙,滩喧水底山。
篙师能拨险,泼刺出江湾。
诗词逐句释义:
- “郁水贯乌蛮”:这句描述的是郁江流经乌蛮地区,为当地带来便利。
- “楼船旧此间”:楼船曾经停泊在这里,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繁荣。
- “伏波横海去”:伏波将军远航南海,展示了将军的英勇和国家的辽阔。
- “合浦获征还”:在合浦获得胜利后凯旋,反映了国家的统一与边疆的稳定。
- “人拜矶头庙”:人们在此祭拜矶头的庙宇,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
- “滩喧水底山”:滩上的喧闹声传至水底的山脉,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
- “篙师能拨险”:有经验的水手能够巧妙应对危险,体现了技艺的重要性。
- “泼刺出江湾”:船只在湍急的江水中破浪前行,展现了勇者的决心与冒险精神。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阮元的作品《下横州乌蛮大滩拜马伏波将军庙》的一部分,通过描绘郁江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故事,展现了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诗中不仅描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也颂扬了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东汉伏波将军马援。
首句“郁水贯乌蛮”,开篇就以郁江的水系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壮阔的自然画卷,同时也隐喻着这片土地上丰富的历史文化。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楼船与伏波将军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历史传承和文化自信。诗中的“伏波”指的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马援,他因平定交趾叛乱而闻名遐迩,其事迹在广西尤为显著,特别是在横州地区的伏波将军庙中得以纪念。
诗歌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民间活动的描写,人们在矶头庙前拜祭,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同时,江面上的船只往来穿梭,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市井生活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