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绘见鸥波,疏斋共听歌。
草堂围万柳,骤雨打新荷。
剩水长芦占,孤亭老树多。
若非诗卷在,此事半消磨。

【注释】

万柳堂:唐白居易所建,位于长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曾在万柳堂写下《和三月二十日夜雨》诗:“散为飞絮轻如柳絮,积向庭阶重似陵丘。”

妙绘见鸥波:指眼前所见之景。

疏斋共听歌:即“与众僧共听梵呗”。

草堂围万柳:万柳堂周围长满了柳树。

剩水长芦占:指积水中的荷花。

孤亭老树多:即“万柳堂旁的孤亭老树很多”。

若非诗卷在:如果没有诗人白居易的诗集在手边,则此情此景将难以忘怀,只能以写诗来表达心中的感慨。

【赏析】

《雨后游万柳堂 其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万柳堂景色的七绝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万柳堂周围的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联“妙绘见鸥波,疏斋共听歌”两句,描述了万柳堂周围美景。诗人以“妙绘”形容万柳堂周围的景色,用“鸥波”形象地描绘了池塘水面上漂浮的荷叶和荷花,以及它们随风荡漾的景象。同时,“疏斋共听歌”也表现了诗人与众僧一同聆听梵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诗通过对万柳堂周围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众僧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草堂围万柳,骤雨打新荷”,继续描写万柳堂周围的自然景物。诗人以“草堂围万柳”形象地描绘了万柳堂周围的茂密树木和绿意盎然的景象,而“骤雨打新荷”则生动地描绘了暴雨中新荷叶被雨水打湿的情景,表现出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对万柳堂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众僧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颈联“剩水长芦占,孤亭老树多”,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万柳堂周围的自然景物。诗人以“剩水长芦占”形象地描绘了长满芦苇的水塘和被雨水打湿的荷叶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的景象,而“孤亭老树多”则表现了孤亭旁边生长着许多古老树木,增添了一份宁静和岁月感。这两句诗通过对万柳堂周围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众僧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尾联“若非诗卷在,此事半消磨”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珍视和珍惜之情。诗人认为,没有诗人白居易的诗集在身边,这些美好的景色和感受将会被时间冲淡,无法留下太多的痕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和情感寄托。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万柳堂周围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力量和美丽的独特感悟和情感寄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