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凉云重,驱车趁晓行。
寻沙无辙迹,访寺得钟声。
屋外青林合,楼前绿野平。
不来荒僻地,那见古人情。

【注释】

万柳堂:唐白居易所建。庚午年,为宋光祖(1089~1140)所作《雨后游万柳堂》之第一首。

霁色:云气放晴。

驱车:驾车。趁晓行:趁着早晨的阳光出发。

寻沙:寻找沙滩。辙迹:车轮压过的痕迹,即车辙。

访寺:拜访寺庙。

屋外青林合:屋外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合:同“合”字,指聚集、会合。

楼前绿野平:楼前的田野是绿色的原野。

那见:哪能见到。古人情:古时候的诗人情感。

赏析:

这首七律,描写诗人在初春时游览万柳堂的情景。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万柳堂周围的自然景观,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情怀的感慨和向往。

首联“雨后凉云重,驱车趁晓行”,写天气转晴后,诗人驾车出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这里的“雨后”是指刚刚下完雨,而“凉云重”则表示天空中的云朵厚重且清晰可见,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颔联“寻沙无辙迹,访寺得钟声”,则是对景物进行更细致的描绘。诗人在寻找沙滩时,发现那里没有车轮留下的痕迹;而在拜访寺庙时,却听到了寺院中传出的钟声。这两句诗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颈联“屋外青林合,楼前绿野平”,进一步描绘了万柳堂周围的景色。诗人站在楼前,远眺四周,只见屋外的树林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而近处的田野则是一片绿色,平坦宽阔。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万柳堂周围的环境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尾联“不来荒僻地,那见古人情”,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感叹自己身处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时,突然想到了古人的情感。他明白,如果自己不来这里游览,就不会看到古人留下的足迹和情感;而如果自己不去探寻这些足迹和情感,也就无法了解古人的内心世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珍视和对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对万柳堂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古人情怀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