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垒春风百尺楼,秣陵烟雨六朝秋。
双眸久湿千程远,二水中分万古愁。
襟带支离明主陋,绮罗竿牍美人羞。
台城旧有胭脂井,可酌清泉照好头。

玉垒春风百尺楼,秣陵烟雨六朝秋。

玉壁(一作山)之巅,春风吹拂着百尺高楼;秣陵(南京古称)的雨雾笼罩着六朝的往事。

双眸久湿千程远,二水中分万古愁。

眼中的泪水早已打湿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两条江河分隔了千年的离愁。

襟带支离明主陋,绮罗竿牍美人羞。

朝廷官员们衣衫褴褛,美人也因国事忧心而面带羞愧。

台城旧有胭脂井,可酌清泉照好头。

台城遗址中有个胭脂井,可以捧起清澈的泉水洗去忧愁。

注释:

  • 玉垒春风百尺楼:指金陵城的玉垒峰上,春天时有吹过的和煦春风。
  • 秣陵烟雨六朝秋:指南京古时的秣陵(今南京市区),曾经经历过六个朝代更迭的岁月。
  • 双眸久湿千程远:形容旅途的艰辛,双眼因长途跋涉而湿润。
  • 二水中分万古愁:比喻两条河流将古代的忧伤分隔开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 襟带支离明主陋:形容朝廷官员们衣着不整,形象憔悴,反映出国家的困境和统治者的无能。
  • 绮罗竿牍美人羞:形容宫中女子穿着华丽的衣服,手持竹简,因国家动荡而感到羞愧。
  • 台城旧有胭脂井:指台城里的胭脂井遗址,传说中曾用来洗去脸上的胭脂。
  • 可酌清泉照好头:意思是说可以捧起清泉水来清洗自己的心灵,去除忧愁和烦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对金陵城的描写,展示了六朝时期南京的繁荣与变迁。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春风、烟雨、双眸、山河等,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整体而言,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艺术感染力,是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