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桂风雷两不凡,蓬蒿时局听谁芟。
焚驱虎兕貔貅纛,针割龙蛇日月函。
一字灰钉苛史笔,满身尘垢老征衫。
舞台丝竹生啼笑,拟作悲歌付阮咸。

垂杨百柱楼感事(十八首选四) 其一

姜桂风雷两不凡,蓬蒿时局听谁芟。

焚驱虎兕貔貅纛,针割龙蛇日月函。

一字灰钉苛史笔,满身尘垢老征衫。

舞台丝竹生啼笑,拟作悲歌付阮咸。

【注释】
姜桂:比喻有才能的人。
风雷:比喻声势浩大。
蒲蒿:草名。
芟:除草。
焚驱:用火烧去。
虎兕:传说中凶猛的野兽。
貔貅:传说中能吞食百兽的瑞兽。
纛:古代军旗。
针割:用针刺。
日月函:神话中载有日月的匣子。
苛史笔:苛刻的史官笔下。
老征衫:年岁已高的征衣。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
啼笑:形容音乐哀乐交织,喜怒交加。
阮咸:即阮籍,三国魏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战争与硝烟的画面。首句“姜桂风雷两不凡”,意味着在激烈的战火和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姜、桂这两个姓氏的人物显得格外突出。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战场的残酷景象,如“蓬蒿时局听谁芟”来表达自己对时局的无奈和担忧。

接下来的四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性。诗人用“焚驱虎兕貔貅纛”形象地表达了战争的激烈程度,而“针割龙蛇日月函”则暗示了这场战争对国家命运的巨大影响。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严厉批评,认为那些严苛的历史记录者只会记录战争的残酷,忽视了人民的苦难。

最后两句诗则是以阮籍自喻,表达了自己想要通过创作来抒发心中的悲愤之情。诗人将自己比作阮籍,希望用诗歌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音乐的独特理解,认为音乐可以带给人们欢笑和泪水,让人们在痛苦中找到慰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