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致其一,欲保残书图。
昏黄每逸去,饥则不待呼。
稍稍加束缚,缚急声豪粗。
终宵搅客枕,鼠辈争揶𢶖。
比闻东斋北,玉缸水瀊盓。
小鱼数十头,白碧青黄朱。
三尾短腮颊,银沫相吹喣。
炎方足蚊蚋,更畜四灵夫。
翠茸将紫鬣,其乐真于于。
忽遭老狸虐,食肉先食腴。
磨牙泽口吻,恶嚼园南隅。
嗗嗗意未厌,旦旦犹窥觎。
往往骑墙头,自朝至日晡。
急思乘间跃,将跃偏跔跔。
人前故回翔,反若无所须。
昨日日午时,一线注清曥。
偶啖菝𦽅叶,味胜浓屠苏。
兴酣遂高眠,祸机动须臾。
诗人恶之甚,趫结不受拘。
爰张牙弰弓,爰抽金仆𨬟。
壹发洞胸臆,垂毙还奔趋。
快事泄众愤,有笑无嗟吁。
狸固不足惜,但惜孤矢污。
有虎伏林莽,有蛟蟠江湖。
有鼷啮禾苗,有貙啖鸡猪。
亦有跋扈狼,亦有大觜乌。
【诗句及译文】
我也曾寄予一只狸奴,想要保护它的残书图。
昏黄的光线总是溜走,饥饿时不会等待呼唤。
渐渐给它增加束缚,缚紧后声音粗豪。
整夜打扰我枕边的安宁,鼠辈们争先恐后。
听说东斋北边来了,玉缸水波纹翻涌。
小鱼数十头,白碧青黄朱。
三尾短腮颊,银沫相吹喣。
炎方足蚊蚋,更畜四灵夫。
翠茸将紫鬣,其乐真于于。
忽然被老狸虐,食肉先吃腴。
磨牙泽口吻,恶嚼园南隅。
嗗嗗意未厌,旦旦犹窥觎。
常常骑墙头,自朝至日晡。
急思乘间跃,将跃偏跔跔。
人前故回翔,反若无所须。
昨日日午时,一线注清曥。
偶啖菝𦽅叶,味胜浓屠苏。
兴酣遂高眠,祸机动须臾。
诗人恶之甚,趫结不受拘。
爰张牙弰弓,爰抽金仆𨬟。
壹发洞胸臆,垂毙还奔趋。
快事泄众愤,有笑无嗟吁。
狸固不足惜,但惜孤矢污。
有虎伏林莽,有蛟蟠江湖。
有鼷啮禾苗,有貙啖鸡猪。
亦有跋扈狼,亦有大觜乌。
【注释及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描写了一只狸奴的日常生活和遭遇。诗中通过对狸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动物的关爱和同情,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界的残酷和无情。
诗的开头“我亦致其一,欲保残书图”表达了诗人寄予狸奴的目的,即保护它免受伤害,保全它的生存。接着,“昏黄每逸去,饥则不待呼”描述了狸奴在昏暗的环境中寻找食物的情景,表现出它的机敏和敏捷。然后,“稍稍加束缚,缚急声豪粗”则描绘了诗人给狸奴添加束缚的过程,以及它反应激烈的声音。
诗人详细描述了狸奴的生活习性和遭遇,如“三尾短腮颊,银沫相吹喣”描绘了狸奴的外貌特征;“炎方足蚊蚋,更畜四灵夫”则说明了它的生活环境。此外,诗中还提到了狸奴的一些行为特点,如“忽遭老狸虐,食肉先食腴。”以及它对待食物的态度,这些都表现了狸奴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
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对狸奴的喜爱之中,而是在描述中透露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慨。例如,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狸奴的命运,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