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洵逸群,抑扬研啸旨。
拥膝坐层台,泠泠风入耳。
乃知自然音,丝竹非所拟。

注释:

  1. 公子洵逸群,抑扬研啸旨:公子王洵超然出众,他抑扬顿挫的吟啸,有深邃的意义。
  2. 拥膝坐层台:坐在高台上,抱着膝盖坐下。
  3. 泠泠风入耳:凉爽的风吹进了耳边。
  4. 乃知自然音,丝竹非所拟:才知道自然的音韵,那些用乐器模拟的音韵,是不值得效仿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写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诗中描绘了一个公子王洵在西城别墅里吟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追求。

“公子洵逸群,抑扬研啸旨”这两句赞美了公子王洵的才华横溢,他的吟啸既有抑扬顿挫,又有深远的意义。这里的“洵”是指真实、实在的意思,“逸群”则表示超越众人,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

“拥膝坐层台,泠泠风入耳”描绘了公子王洵坐在高台上,抱着膝盖坐着的情景。这里的“层台”指的是高楼或者高台,暗示了这个地方的豪华和气派。而“泠泠风入耳”则形容了风吹过耳边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乃知自然音,丝竹非所拟”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追求。他认为真正的音乐应该像自然一样,没有人为的痕迹,只有纯粹的自然之音。而那些用乐器模拟出来的音韵,虽然悦耳动听,但并不能与自然之音相提并论。这里的“丝竹”指的是古代的乐器,如琴、瑟等。

这首诗通过描绘公子王洵在西城别墅里吟啸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追求。他主张真正的艺术应该回归自然,摒弃人为的修饰,才能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这种思想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