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玉女斗婵娟,素质亭亭看比肩。
蝴蝶作团停叶厎,蜻蜓相戴立风前。
宵帏共绾鸳鸯结,晓镜齐拈翡翠钿。
好与吴娘新鬓样,不须依旧学秋蝉。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第一句: “一双玉女斗婵娟”
- 注释:形容兰花如两位美丽的女子相互竞争,彼此争艳。
- 赏析:这句用“斗婵娟”形象地描绘了盆兰的优雅与美丽,暗喻兰花如同两位美女在比拼谁更胜一筹,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第二句: “素质亭亭看比肩”
- 注释:“亭亭”形容姿态挺拔,“比肩”意即并肩而立。
- 赏析:这句描述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它们站立得笔直,像是在互相较劲,展现出一种高贵的气质和不屈的精神。
第三句: “蝴蝶作团停叶底”
- 注释:“蝴蝶作团”比喻兰花的花形,像蝴蝶般翩翩起舞;“停叶底”则形象地描绘了花影摇曳于树叶之间。
- 赏析:这句诗通过蝴蝶与兰花的互动,生动捕捉了兰花轻盈飘逸的姿态,让人仿佛能看到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和趣味。
第四句: “蜻蜓相戴立风前”
- 注释:形容蜻蜓停在兰花之上,像是戴着兰花的小帽,给人一种和谐的画面感。
- 赏析:这句诗通过蜻蜓与兰花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美好关系,也暗示了兰花的美丽吸引了这些小生灵前来欣赏。
第五句: “宵帏共绾鸳鸯结”
- 注释:“宵帏”指夜晚的帐幕,“绾”意为系结。
- 赏析:这句诗以鸳鸯结作为比喻,描绘了兰花与荷叶之间的紧密联系,如同一对恩爱夫妻紧紧相依,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谐美好景象的喜爱。
第六句: “晓镜齐拈翡翠钿”
- 注释:“翡翠钿”是古代女子发饰中的珍贵饰品,这里用来比喻兰花的翠绿色彩。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将兰花的清新翠绿与女子的翡翠钿发簪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第七句: “好与吴娘新鬓样”
- 注释:吴娘,古时指美女。此处泛指女子。
-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兰花的新发色,将其与美女的新发髻相比拟,既表达了对兰花美丽外观的赞赏,也隐含了对女性之美的一种向往和赞美。
第八句: “不须依旧学秋蝉”
- 注释:秋蝉以其鸣叫被赋予哀愁、凄凉的象征意义。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独特美态的赞赏,认为兰花的美无需借助秋蝉那样悲凉的意象来彰显,而是应保持其自然、清雅的特性。
这首诗通过对盆兰的描绘和赞美,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赏以及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同时,诗歌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