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堂密宴岁将更,量盏分曹斗酒兵。
重听莼乡䑳背雨,还寻胥口渡头旌。
宦情只为鲈鱼美,词笔真同雪碗清。
入室硕为诗弟子,可容奉席拟桥衡。
寄鲁谦庵太守
西堂密宴岁将更,量盏分曹斗酒兵。
重听莼乡䑳背雨,还寻胥口渡头旌。
宦情只为鲈鱼美,词笔真同雪碗清。
入室硕为诗弟子,可容奉席拟桥衡。
注释:这首诗是写给鲁谦庵的,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通过对鲁谦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的赞美。
西堂密宴岁将更,量盏分曹斗酒兵。
重听莼乡䑳背雨,还寻胥口渡头旌。
宦情只为鲈鱼美,词笔真同雪碗清。
入室硕为诗弟子,可容奉席拟桥衡。
寄鲁谦庵太守
西堂密宴岁将更,量盏分曹斗酒兵。
重听莼乡䑳背雨,还寻胥口渡头旌。
宦情只为鲈鱼美,词笔真同雪碗清。
入室硕为诗弟子,可容奉席拟桥衡。
注释:这首诗是写给鲁谦庵的,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通过对鲁谦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的赞美。
【注释】 1. 抵舍:到达住所。三径:指归家之路。 2. 长贫荐七蔬:《汉书·张敞传》载,张敞为京兆尹时,百姓有饥者,他亲自到田间察看,发现有人偷了官仓的麦子,立即将其处死,百姓大为感激。后来张敞任丞相,他的儿子上书说:“我的父亲当官时,经常吃素菜,所以民间称他为‘张七’。”这里用“荐七”代指张敞。 3. 巾有酒:指生活简朴。 4. 食无鱼:指生活清苦。 5. 邯郸枕:即赵氏枕
【注释】: 1. 笯(huā):竹笼。 2. 驹:幼马,比喻年轻。 3. 长镵(chán):农具,一种长柄的镰刀。 4. 萧然:寂寞的样子。 5. 终胜:最终还是比得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前两句写归田隐居生活之乐,后两句写田园生活的艰辛。此诗以鸟、驹作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归田后的闲适与安逸,以及归田后的辛酸和艰难。 首联写诗人辞官归田,心情舒畅。“似鸟初辞笯”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藕荡围溪面,柴门缚树身。" - 注释:形容池塘周围被荷叶环绕,门前用树枝绑住。 - 赏析: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的乡村景象,通过自然元素如莲叶和树枝的描写,营造了一种与世隔绝的闲适氛围。 2. "重招逃酒户,小醉落花晨。" - 注释:再次邀请逃避世俗的饮酒者,小醉后欣赏清晨花瓣飘落。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九月七日同远士饮菘塍斋 九月七日,即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远士,指远方的朋友或友人。菘塍斋,即菘菜地,泛指乡野。 译文:九月七日,与远方的朋友一起在家乡的田间饮酒。 注释:菘(sōng),萝卜的一种,这里泛指蔬菜。塍(chéng),田间的土埂,泛指农田。 赏析:此诗首句点明时间是中秋佳节,次句描写节日气氛,第三句写宴席上豪士们畅饮的情景。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冒雨移亭赏菊并准备登山采蜡屐鞋
宝应 八宝湖中水,声同万马奔。 浪高城岌岌,堤滑雨昏昏。 人以鱼为饭,家惟荻作门。 十年昏垫苦,有口向谁论。 赏析: 《宝应》一诗描绘了清代诗人朱昆田在经历十年自然灾害的困苦生活后,所表达的无奈与哀愁。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民生状态的对照,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 “八宝湖中水,声同万马奔。”此句用“八宝湖”象征丰收之年,然而“水”的意象却透露出洪水的肆虐,象征着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意表述的误读,以及是否找到了选文作者将诗句中的重点词句摘取出来作为答案关键词的不恰当之处。然后是命题者从设题到答题,考生要审清要求,明确具体的考点,如情感主旨、手法特点等,再根据相关诗篇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给出正确答案。 “土炕添䕸火”一句中的“䕸火”,是指草灰,用它来烧炕
迎寒寻旧雨,入夜话乡关。 扫榻竟须住,抽帆未许还。 细倾官字盏,暂解旅人颜。 输尔吟情健,清才不可攀。 注释: 1. 迎寒寻旧雨:迎着寒冷寻找老朋友,形容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2. 入夜话乡关:在夜晚与朋友谈论家乡的事情,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 3. 扫榻竟须住:打扫干净房间后,我竟然要留在那里住下,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4. 抽帆未许还:收起船帆却不允许回程,表示对朋友的不舍和挽留。
【注释】 丹徒公:指唐代诗人杜甫。 源堂:即“思源堂”,杜甫在长安时所居住的地方。 种荷:种植荷花。 四章:这里指的是杜甫的四首《夏日叹命怀》诗。 蟠诘曲(qū jù qū):形容字体迂回曲折,盘旋如蛇。 妙语:好的话语。 滂葩(pāng bā):花盛开的样子。 复见长笺劈:又看到长信笺上的文字。 争看小字斜:争相观看短小的字迹。 领客:接待宾客。 休衙(xiū yá):休假,停职。 销夏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歌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数弓营隙地,百指凿清泉”意思是:在狭窄的空地上用弓箭射中,百支箭矢穿透了泉水。这两句诗写自己与同僚们一起开凿池塘,种植荷花,并写下四首咏荷诗。“春涨鸭头水,光摇鱼尾天”意思是:春天水涨,像鸭子的头部;阳光映照水面,使水中的光波摇曳如同鱼尾。这句诗写荷塘中水势浩大。“镜中千嶂入
注释: 次止渊病起二首 其二 文章乖俗尚,丘壑寄吾情。 穷鸟初成赋,闲鸥旧结盟。 新愁来似疟,归梦重于酲。 幸有乡门老,新诗照眼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疾病中创作的。他感慨自己虽然身处乱世,却依然保持清高的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自然之中,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首联“文章乖俗尚,丘壑寄吾情”表达了诗人对时世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他认为文章应该追求高雅
诗句释义 1 红花埠遇雨题壁:在红花埠(地名,可能指某地)遇到下雨天,于是在墙上题诗。 2. 行到江南雨便多:表示诗人在江南地区行走时遇到了频繁的降雨。 3. 油衫席帽蹇驴驮:穿着油衫、戴着帽子的诗人骑着驴子行进。蹇驴意为瘸驴,这里形容诗人步行艰难。 4. 小桃树树飘红泪:小桃树上的花朵像哭泣的红色眼泪。 5. 乱水村村卷白波:雨水冲刷使得村庄周围的水面上卷起白色的波浪。 6. 野店客稀烟未起
【注释】: 劝农诗为陆江阴作:劝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之一,这首诗是为江南地区农民写的一种劝勉诗。 春夏吴船困送迎:春末夏初时节,长江一带经常有从吴地(今江苏)来的船只载着稻种往返于长江沿岸,这些船只常常要经过一些地方,因此被叫做“吴船”,而“苦送迎”则形容这些船只来回穿梭、劳顿之苦。 插秧又苦十分晴:插秧是水稻种植中的一项主要工序,需要等到水田的水变浑后才能开始插秧。然而在春天和夏天时
日日波涛日日风,海门只在县楼东。 一山如画兴亡里,万戟空沈浩淼中。 拟结渔樵为伴侣,不将成败论英雄。 长江流恨原无尽,谩说长江至此穷。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游所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与思考。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1. 日日波涛日日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过墙梅花”是题目,也是首联的标题。诗题点明“过墙”,暗示着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无奈。 首联:“不似吴根试蕊迟,小春早已剪离思。”意思是:不像江南梅树,花期比北方要晚,小春时节就早早地落了花蕾,我不禁生出了别绪。 颔联:“黄衣稚蝶寻难到,翠羽夭禽去复窥。”意思是:黄色的小蝴蝶飞不过那高高的墙头
悼秦吉了 黄緌黑羽可怜生,染墨涂栀画未成。 不与鹪鹩同宿食,只和鹦鹉斗聪明。 酒边按拍偏能趁,花厎呼人最有情。 惆怅客窗归梦断,蛮天惟剩鹧鸪声。 注释: 1. 黄緌黑羽可怜生,染墨涂栀画未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黄毛黑羽的鸟儿虽然可爱但却还未完成画作就消失了。这里的“黄緌”指的是黄色的鸟冠,而“黑羽”则是黑色的羽毛。 2. 不与鹪鹩同宿食,只和鹦鹉斗聪明
德尹表叔偕耑木过宿古藤书屋次韵奉答 其二 湖上荒凉旧钓坛,今番作客最无端。 文章未必输馀子,还往何缘有热官。 万里寻来诗卷重,六街难得酒升宽。 欲同旅话宵连榻,迟我驴车趁晓寒。 注释:德尹表叔与耑木一起路过我的住所并住宿一晚。湖上的钓鱼台已荒废许久,如今我又成了异乡之人。虽然我的文采可能不及其他人,但我仍然希望有机会和朋友们分享我的诗歌。从千里之外回来后,发现书籍的重量变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