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江南雨便多,油衫席帽蹇驴驮。
小桃树树飘红泪,乱水村村卷白波。
野店客稀烟未起,坏桥泥补滑难过。
不如归放湖中钓,低盖乌蓬枕绿蓑。

诗句释义

1 红花埠遇雨题壁:在红花埠(地名,可能指某地)遇到下雨天,于是在墙上题诗。

  1. 行到江南雨便多:表示诗人在江南地区行走时遇到了频繁的降雨。

  2. 油衫席帽蹇驴驮:穿着油衫、戴着帽子的诗人骑着驴子行进。蹇驴意为瘸驴,这里形容诗人步行艰难。

  3. 小桃树树飘红泪:小桃树上的花朵像哭泣的红色眼泪。

  4. 乱水村村卷白波:雨水冲刷使得村庄周围的水面上卷起白色的波浪。

  5. 野店客稀烟未起:在野外的旅店里客人稀少,烟雾尚未升起。

  6. 坏桥泥补滑难过:修补后的桥梁因为雨水变得湿滑,难以通行。

  7. 不如归放湖中钓:不如返回湖中钓鱼,享受宁静。

  8. 低盖乌蓬枕绿蓑:用乌篷船作为睡垫,身穿绿蓑衣。

    译文

    行至江南,雨季来临便频繁。
    穿着油衫戴着帽子,我骑着跛脚的驴前进。
    路边的小桃树挂满了红色的泪水,
    村里的河流被雨水卷起了白色浪花。
    野店中旅客稀少,炊烟尚未升起。
    修补后的桥因积水变得滑难走。
    不如回到湖中垂钓,
    用乌篷船为卧榻,披着绿蓑。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江南雨景的诗歌。首句“行到江南雨便多”直接点明主题,暗示了诗人在江南地区的旅行中频繁遭遇雨天。接着,通过“油衫席帽蹇驴驮”和“小桃树树飘红泪”等意象,描绘了江南雨景中的景象和情感,如油衫、席帽、蹇驴等细节,以及小桃树飘落的红色花瓣。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在第二段中,“乱水村村卷白波”进一步描绘了雨势的猛烈,使周围的水面都被卷起白色的波浪,形象生动。接下来的“野店客稀烟未起”则表现了雨天的冷清与寂寞,给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感觉。

诗的最后一段,“不如归放湖中钓,低盖乌蓬枕绿蓑”,诗人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用“乌蓬船”作为卧榻,身着绿色蓑衣,在湖中垂钓,这种生活状态显得宁静而闲适,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满足和愉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江南雨景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