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一浪消,愁多酒少岂能浇。
望中只堠连双堠,暗里江潮接海潮。
向夕渔舟还泛泛,无风芦叶亦萧萧。
烟波万里蓬莱远,纵有神仙不可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登君山二首·其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及赏析:

1. 千古风流一浪消,愁多酒少岂能浇。

注释:

  • 千古:指漫长的历史。
  • 风流:形容才子佳人的风采。
  • 一浪消:比喻才子佳人的风采像波浪一样逐渐消失。
  • 愁多酒少岂能浇:用喝酒来缓解愁绪的想法是错误的。

赏析:
诗人以“千古风流”开头,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赞美。接着,他感叹这种风流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里的“愁多酒少岂能浇”,反映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悲伤,他感到无法用喝酒来驱散心中的忧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2. 望中只堠连双堠,暗里江潮接海潮。

注释:

  • 望中:在远处眺望时。
  • 堠:古代用以测量里程的土堆或烽火台。
  • 双堠:两个相邻的堠。
  • 暗里:比喻在暗中或者看不见的地方。
  • 江潮:江河中的水流。
  • 接海潮:与大海的潮水相接。

赏析: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观,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他看到远处的两个烽火台相连,仿佛是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而江河中的水流与大海相连,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永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3. 向夕渔舟还泛泛,无风芦叶亦萧萧。

注释:

  • 向夕:傍晚时分。
  • 渔舟:渔船。
  • 泛泛:轻轻漂浮的样子。
  • 无风芦叶亦萧萧:即使没有风,芦叶也发出萧瑟的声音。

赏析:
诗人在傍晚时分看到了渔船在水面上轻轻漂浮的景象。尽管没有风,但芦叶却依然发出萧瑟的声音,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氛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

4. 烟波万里蓬莱远,纵有神仙不可招。

注释:

  • 烟波:烟雾弥漫的水波。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位于中国山东省蓬莱县。
  • 不可招:无法召唤。

赏析:
诗人通过对烟波浩渺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和憧憬。然而,他也明白即使是神仙也无法被完全召唤出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和挣扎。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登君山所见所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考。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畏,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