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将酩酊酬佳节;未有涓埃答圣朝。
【注释】
酩酊:沉醉。
圣朝: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京城为官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业的忧虑和对朝廷的忠诚。诗中“且将”表示暂且,“酬”表示报答,意思是说暂且借酒消愁来报答佳节;“未有涓埃答圣朝”,意思是说还没有做出一点儿微小的贡献来报答圣朝。整首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心系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的情感。
且将酩酊酬佳节;未有涓埃答圣朝。
【注释】
酩酊:沉醉。
圣朝: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京城为官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业的忧虑和对朝廷的忠诚。诗中“且将”表示暂且,“酬”表示报答,意思是说暂且借酒消愁来报答佳节;“未有涓埃答圣朝”,意思是说还没有做出一点儿微小的贡献来报答圣朝。整首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心系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的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写作背景及题目要求的把握。 “泛舟经谷口,迢递入林端”,意思是说:乘着船儿经过谷口(山间小道),一直通向树林的边际。这里描写了诗人从谷口出发的情景,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孤村返照寒”,意思是说:在落日余晖下,一座孤零零的村庄,显得格外凄凉冷清。这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村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榴花赤玛瑙,竹色青琅玕”,意思是说:石榴花开
暝(丙戌) 暝投人外宿,桑柘蔼阴阴。 独树归禽少,平川隐雾深。 松篁初月上,钟磬夕阳沉。 渐觉微风起,寥寥山水音。 注释: - 暝:傍晚时分 - 投人外宿:在外面过夜 - 桑柘蔼阴阴:桑树和柘树的树荫笼罩着 - 独树归禽少:只有几只归鸟 - 平川隐雾深:平缓的河流上雾气弥漫 - 松篁:松树枝叶 - 初月上:月亮刚刚升起 - 钟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 夕阳沉:夕阳西下 - 渐觉微风起
【译文】 在东南方向,遥远的震泽,楼船曾经是荷戈的战士。 阳光下的霞光就像组练,恶浪像蛟鼍在奔跑。 横海将军号角响,临江节士歌声响。 重来此地已陈迹,叹息此经过。 【注释】 1. 泽国:指水乡泽地。2. 东南:方位词,这里泛指南方或水边的地方。3. 楼船:战船上的士兵。4. 荷戈:扛着兵器。5. 明霞:指阳光照耀下的云彩。6. 组练:古时军队演习时所用的布帛。7. 恶浪:凶险的波浪。8.
野外疏行迹,深林客到迟。 江湖殊后会,风雨惜前期。 秋草飞黄蝶,浮萍漾绿池。 南楼夜吹笛,寥落故园思。 【注释】 1. 野:野外,指乡村。 2. 疏:稀疏,指人迹罕至的地方。 3. 深林:幽静的树林。 4. 客:此处指诗人自己。 5. 风:指秋风。 6. 雨:指秋雨。 7. 期:约会。 8. 池:池塘。 9. 寥落:孤独、寂寞。 10. 故园:指自己的家乡。 【译文】 野外小路人迹稀
问讯裴公岛,春来几度游。 古墙修竹上,潭水落花浮。 烟雨无人境,山泉放鹤洲。 鸱夷今不见,往事问渔舟。 注释: 1. 问讯裴公岛:向裴公岛致以问候。 2. 春来几度游:春天来临了,我有多少次来这里游玩? 3. 古墙修竹上:古老的围墙旁长满了修长的竹子。 4. 潭水落花浮:清澈的潭水中飘着落花。 5. 烟雨无人境:雾气弥漫,人迹罕至的地方。 6. 山泉放鹤洲:山间流淌的泉水,在放鹤洲边。 7.
夏日闲居二首同范四 作 其一 【注释】 兰草罗含宅,蓬蒿仲蔚园。 桐阴初覆井,瓜蔓渐逾垣。 归鸟檐前树,斜阳岭上村。 无家昧生计,漂泊信乾坤。 【赏析】 《夏日闲居二首》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此诗是第二首。这首诗描写了夏日闲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首联:“兰草罗含宅,蓬蒿仲蔚园。” “兰草”指的是兰花,一种清香四溢的植物,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
曹三秀才、读书馨庵同吴大拜访馨庵时遇上雨留宿 注释:馨庵,地名。 赏析:此诗是诗人访友时遇雨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寂寞之感。 第2句: 译文:老朋友多是独居空门,你寄身于僧房 注释:空门,佛教用语,指僧人的住所;空门,佛教用语,指僧人的住所。 赏析:通过“故人多寂寞”这一对比,突出了诗人在寺庙中孤独无依的感觉。 第3句: 译文:我看不到你,只能常常想念你
【注释】平林:平坦的树林。群山倚杖前:群山倚仗着诗人的手杖站立在前方。鸣磬:指寺钟声悠扬响起。扬帆:扬起船帆,泛舟江湖。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即事所见所感。首句“一雨平林外,群山倚杖前”,写雨后景象,平林外、群山前,雨过天晴,景色宜人。颔联“蛙声浮岸草,鸟影度江天”,写雨后蛙声四起,鸟影横空,水天相接,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颈联“鸣磬上方寺,扬帆何处船”
晚(戊子) 白屋生寒早,苍烟向晚阴。 松门清磬远,枫岸夕阳深。 坐听农人语,多谙静者心。 荆扉犹未掩,倚杖数归禽。 注释: - 白屋生寒早:形容白屋(简朴的居所)在寒冷的早晨就感到冷意。 - 苍烟向晚阴:天色渐暗,烟雾朦胧,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 - 松门清磬远:松树之间传来清脆的磬声,显得悠远而宁静。 - 枫岸夕阳深:枫树旁的河岸上,夕阳西下,景色十分迷人。 - 坐听农人语:坐着聆听农民的谈话
注释: - 暑雨凉初过,高云薄未归。 - 泠泠山溜遍,淅淅野风微。 - 日气晴虹断,霞光白鸟飞。 - 农人乍相见,欢笑款柴扉。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夏日雨后的所见所感。首两句写天气变化,暑雨过后,天空中的云彩还未完全散去。接着四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清凉的山泉流淌在山谷中,细碎的野风吹拂着大地。最后两句描写农民们见面时的欢乐场景,他们欢笑着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注释:人们都说你像云里的白鹤一样高洁,我自己自称不过是酒中的神仙罢了。 赏析:这是一首赠人诗。前两句写对方,后两句自嘲自己。“君如云里鹤”,比喻对方品德高洁,如同天上的仙鹤一般。后两句是说自己自比为“酒中仙”,暗喻自己的清高。这首诗以夸张手法来表达对友人的高度赞誉和赞美之词。全诗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注释】 爱:喜欢。画入骨髓:指喜欢绘画艺术的深入程度。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小雅”。 【赏析】 这首绝句,以颂扬诗人程鸣联对绘画艺术的酷爱为题,语言简练,含义丰富。 前两句“爱画入骨髓;吐词合风骚”是说程鸣联对绘画有深厚的爱好。骨、髓,都是人或动物体内的组织,用来形容爱好程度之深。“吐词”,是指说话。“风骚”本是《诗经·国风》和《小雅》的总称,这里指诗的意境
施粥厂联 【注释】 1. 施粥:指慈善机构或政府为帮助贫困者而提供的免费食物。 2. 肚皮、饱者、饥者:指肚子和饥饿的人。 3. 得时、失时:指处于顺境或逆境。 4. 休笑、失时人:表示不要嘲笑处在逆境中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饱者和饥者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人生不同阶段和不同选择的理解和同情。施粥厂联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诗作,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
【注解】: 圣朝:指朝廷,国家。余事:闲暇的事。诗人:诗人是把诗歌作为消遣的。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表达了他退居田园后,以诗酒自娱的闲适心情。“圣朝”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已经老了,但依然为国家效力,在余暇时,便作诗人。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乐观态度,也体现了他对朝廷的忠心耿耿,即使到了晚年仍不忘报国之心
诗句解释: 1. 入则孝,出则弟:这两句诗表达了个人行为的标准。"入则孝"指的是在家时孝顺父母,"出则弟"指的是在外时要尊敬兄长和他人。 2. 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这两句强调了维护和传承前人的智慧和道德标准,以便后人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 3. 颂其诗,读其书:这里提到的"颂"是指赞美、诵读,"读"则指阅读书籍。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学习前人的诗歌和著作。 4. 友天下之士,尚论古人
黄莺儿 碧玉小人家,两眉弯双髻丫。 春风爱立疏帘下,佳期最佳,阳差不差。 心知消息今年嫁,剪秋纱。 纱裙合画,画取并头花。 注释: 1. 碧玉小人家:形容女子家世清白,如同碧玉一般纯洁美丽。 2. 两眉弯双髻丫:形容女子的眉毛弯曲,发髻像鸟一样翘起。 3. 春风爱立疏帘下:春天的风轻轻地吹在窗帘上。 4. 佳期最佳,阳差不差:美好的时光正好,没有错过。 5. 心知消息今年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