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行十亩桑外,并坐千年树根。
猗玕子无恶客,武夷君有曾孙。
过李上舍村居(丁亥)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文学家、学者。他的诗作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创始人之一,与陈维崧合称为“朱陈”。其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
诗云:
偕行十亩桑外,并坐千年树根。猗玕子无恶客,武夷君有曾孙。
此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前两句“偕行十亩桑外,并坐千年树根”具体描述了村居的环境与布局。诗人在村外的田野中漫步,享受着宁静与自然之美。同时,坐在千年古树的根旁,感受岁月沉淀下来的历史感,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古朴而宁静。
后两句“猗玕子无恶客,武夷君有曾孙”则进一步展现了村庄中的和谐氛围。这里的“猗玕子”指代诗人自己,他以主人的身份欢迎来访的朋友,展现出一种亲切和包容的邻里关系。同时,“武夷君有曾孙”可能指的是村里的一位长者,作为长辈的尊敬也体现在诗人对这位老人的敬意中。
这首诗通过对村居生活的具体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观察和体验,捕捉到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和温馨情感。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更体现了他对乡村生活深深的眷恋和赞颂。
此诗通过对李上舍村居生活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示了乡村的自然风貌和宁静氛围,还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通过对诗句的解读,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