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圣哲,靡远勿瞻。
南谐北燮,西被东渐。
蠢尔不庭,凭阻滇黔。
爰踞巴蜀,以逞戈铦。(一章)
皇帝曰咨,元戎是敕。
欲宣武功,诞敷文德。
寇众来挑,我坚垒壁。
匪久其师,恤民之力。(二章)
民力既恤,士气孔扬。
我车我牛,我仓我箱。
刍茭菽粟,在巘在冈。
万夫豫附,万马腾骧。(三章)
魁渠肆殄,枭谋日阻。
帝曰可哉,命整云旅。
分镳以驰,扬旌负羽。
或扼其吭,或击其膂。(四章)
赫赫奋威,师度七盘。
既下葭萌,入阆中关。
桓桓勇略,鸟道钩援。
绵井既收,遂复锦官。(五章)
如彼东瀛,用注萤爝。
如彼冲风,用卷秋萚。
昧雉斯经,穷兽乃缚。
彻其帜竿,清我堠柝。(六章)
蜀之黄发,植杖以遨。
蜀之黄口,联臂而谣。
壶则有浆,箪则有醪。
或徯于野,或迓于郊。(七章)
平蜀诗十三章(庚申)
皇帝圣哲,靡远勿瞻。
南谐北燮,西被东渐。
蠢尔不庭,凭阻滇黔。
爰踞巴蜀,以逞戈铦。(一章)
注释:皇帝是伟大的、睿智的,不要向远处眺望。南方和北方和睦相处,西边和东方逐渐扩展。那些不忠诚的人无法在朝廷立足,凭借险要的地理条件在云南贵州一带活动。于是占据了巴蜀地区,以显示他们的武力。
皇帝曰咨,元戎是敕。
欲宣武功,诞敷文德。
寇众来挑,我坚垒壁。
匪久其师,恤民之力。(二章)
注释:皇帝说,这是一件大事,要发布命令。想要宣扬武功,广泛地推行文治。敌人来挑衅,我们要坚守自己的营垒,不能太久,也要关心民众的力量。
民力既恤,士气孔扬。
我车我牛,我仓我箱。
刍茭菽粟,在巘在冈。
万夫豫附,万马腾骧。(三章)
注释 :人民的力量得到了安慰,士兵的士气也高涨起来。我们有战车、牛车、粮仓、箱子。在山冈上,人们把粮食放在山上,准备随时取用。士兵们都愿意跟随我们,万马奔腾,气势如虹。
魁渠肆殄,枭谋日阻。
帝曰可哉,命整云旅。
分镳以驰,扬旌负羽。
或扼其吭,或击其膂。(四章)
注释 :魁渠猖狂肆虐,狡猾的谋划不断受挫。皇帝认为可以了,命令整顿军队出发。各自分道扬镳,挥舞着旗帜,有的抓住敌人的喉咙,有的击中敌人的脊背。
赫赫奋威,师度七盘。
既下葭萌,入阆中关。
桓桓勇略,鸟道钩援。
绵井既收,遂复锦官。(五章)
注释 :皇帝的军队声势浩大,经过七盘山后继续前进。已经攻下了葭萌关,进入了阆中关。英勇的将领们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通过险峻的山路,成功地救援了被围困的人。最后收复了锦官城。
如彼东瀛,用注萤爝。
如彼冲风,用卷秋萚。
昧雉斯经,穷兽乃缚。
彻其帜竿,清我堠柝。(六章)
注释:如同从东方来的侵略者一样,用萤火虫来照明。他们像飓风一样席卷而来,用秋天的枯叶来掩盖自己的身影。无知的野兽已经被擒获,清除掉敌人的信号旗杆,清理我军的烽火台。
蜀之黄发,植杖以遨。
蜀之黄口,联臂而谣。
壶则有浆,箪则有醪。
或徯于野,或迓于郊。(七章)
注释:在成都的老年人拄着拐杖在街头闲逛,儿童手拿竹竿唱歌舞蹈。有酒壶就可以畅饮,有酒碗就有美酒可品尝。有的人在野外等待,有的人在郊外迎接。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蜀地战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不满。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