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纠葛屦,行彼中逵。
岂无辕马,登高则危。
姬姜诲淫,吉士悼之。
赫赫王侯,窃钩笑之。
羔羊之革,可以禦冬。
狐貉虽温,君子固穷。
谁谓松柏,微霜萎而。
谁谓风雨,鸡鸣已而。
刍荛者谋,先民所度。
志士立言,岂必好爵。
陟彼北山,俯视崇丘。
千秋万岁,孰知我忧。

长歌行(乙巳)

诗句:

  1. 纠纠葛屦,行彼中逵。
  • 解释: 穿着结实的葛布鞋,在中道行走。
  • 注释: “纠纠葛屦”指的是葛布鞋质地坚实耐用,“行彼中逵”表示沿着道路行走,形象描绘出行走者的坚定态度。
  1. 岂无辕马,登高则危。
  • 解释: 难道没有健壮的马匹吗?登上高山就会危险。
  • 注释: “岂无辕马”意味着是否有强壮的马匹,“登高则危”则是说一旦攀登高山,就可能会遭遇危险。
  1. 姬姜诲淫,吉士悼之。
  • 解释: 姬家和姜家都教导淫乱的事,但贤者哀悼它。
  • 注释: “姬姜诲淫”指古代的两个王室家族——姬和姜,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淫乱之人,而“吉士悼之”则是说有德行的人对此感到悲哀和惋惜。
  1. 赫赫王侯,窃钩笑之。
  • 解释: 显赫的王侯,偷偷拿别人的钓竿嘲笑他们。
  • 注释: “赫赫王侯”指的是那些地位显赫的君王们,“窃钩笑之”则是说这些王侯因为偷盗而被他人嘲笑。
  1. 羔羊之革,可以禦冬。
  • 解释: 羔羊皮制的皮衣,可以用来御寒过冬。
  • 注释: “羔羊之革”指的是用羔羊皮制成的衣物,“可以禦冬”则是说这样的衣物能够抵御寒冷,适合冬天使用。
  1. 狐貉虽温,君子固穷。
  • 解释: 狐狸和貉虽然温顺,但君子却坚持自己的贫困。
  • 注释: “狐貉虽温”指的是狐狸和貉虽然看起来温顺可爱,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友善,“君子固穷”则是说有德行的人不会因为贫穷而改变自己的原则。
  1. 谁谓松柏,微霜萎而。
  • 解释: 谁说松柏能在微霜下枯萎呢?
  • 注释: “松柏”是常用于比喻坚贞不屈的植物,“微霜萎而”则是说松柏即使在轻微的霜冻中也不会枯萎,暗指有道德品质的人不会被困难所屈服。
  1. 谁谓风雨,鸡鸣已而。
  • 解释: 谁说风雨来临鸡就已经叫唤了?
  • 注释: “风雨”通常用来象征困境或挑战,“鸡鸣已而”则是说即使是风雨来临,鸡也只是先发出叫声,而不是立刻被淋湿。这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也要有信心迎接挑战。
  1. 刍荛者谋,先民所度。
  • 解释: 樵夫和采野菜的人在谋划,这是祖先们所考虑过的。
  • 注释: “刍荛者谋”指的是普通的农民和樵夫们在讨论他们的计划和想法,“先民所度”则是说这些普通人的思考和计划也是经过祖先们考虑过的。
  1. 志士立言,岂必好爵。
  • 解释: 有远大抱负的志士们说话立论,难道一定要追求高官厚禄吗?
  • 注释: “志士立言”指的是有远大理想的人会发表言论,“岂必好爵”则是说这些人追求的是高尚的理想和信念,而不仅仅是权力和财富。
  1. 陟彼北山,俯视崇丘。
  • 解释: 登上北方的高山,俯瞰那些高大的丘陵。
  • 注释: “陟彼北山”指的是攀登北方的高山,“俯视崇丘”则是说从高处俯瞰那些高大的丘陵,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1. 千秋万岁,孰知我忧。
  • 解释: 千秋万岁,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忧虑呢?
  • 注释: “千秋万岁”指的是极长的岁月,“孰知我忧”则是说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和体会到诗人的忧愁呢?这里的“忧”可能指的是国家的命运、个人的处境或其他深重的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