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崙有鸟,自名希有。
东覆木公,西藏金母。
飘风东来,吹我西征。
路从弱水,阿母未经。
云车隆隆,土鼓逢逢。
道逢仙人,言葬雷公。
河鼓渡河,天孙设食。
奔星驰驱,不见太白。
方丈之山,其高五千。
群仙往来,不愿升天。
【注释】
昆崙(kūnlún),昆仑山,古代神话传说中昆仑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希有:稀少、难得。
木公:即西王母,昆仑山的神仙。西藏金母:指西王母,住在昆仑山中。飘风东来,吹我西征:形容天风吹拂而来,暗示着诗人将要离开家乡,踏上向西征途。弱水:即今青海湖附近一带。阿母:即西王母。未经:没有经过。云车隆隆(lónglóng):指云车的声音。土鼓逢逢(fēngféng):指土制的大鼓声。
雷公:指雷电之神。河鼓渡河:指渡过黄河。天孙:指织女星,又称牵牛星。设食:指为人们准备饮食。奔星(pēnxīng)驰驱:指流星。太白:金星,又名启明星,这里借指金星。方丈之山,其高五千:指传说中的蓬莱三仙山,其中最高的山峰叫瀛洲,高三千丈,四周围有八条道。方丈、瀛洲、蓬莱三岛合称“三神山”。群仙:泛指仙人。不愿升天:不愿意飞升至天上成仙,而是留在人间或隐逸山林之中。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当时作者正从长安赴扬州,途径五游岭时所写。诗中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但又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不愿追求功名利禄而只愿归隐林泉的思想感情。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半部分写诗人的行程和沿途风景;中间部分描写途中遇到的仙人;后半部分写仙人对诗人的劝诫和规劝。
开头两句,诗人以昆仑山上的珍禽——希有鸟自比,表明自己志向远大,非同一般。接着写诗人即将踏上西行之路,暗示着诗人的离别之情。
“飘风”二句,写诗人在途中遇到的一位仙人。飘风,即狂风,这里指旋风,象征诗人的旅途艰难。东风,指东风吹来的旋风,暗示诗人将离开中原,去往西域。东覆木公,西藏金母,飘风东来,吹我西征,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昆仑山中有位名叫木公的仙人,还有一位名叫金母的仙人。飘风从东面刮来,把诗人吹到了西边去。路从弱水,阿母未经,这一句的意思是指诗人的路途是从弱水开始的。弱水又被称为流沙河,位于今青海省境内。阿母,指西王母。未经,没有经过。云车隆隆,土鼓逢逢,这一句意思是说天空中的车辆轰隆轰隆地响,地上的大鼓咚咚咚地敲,好像在迎接什么重要的人一样。这是说诗人在途中遇到了很多仙人。
“道逢”二句,写诗人在路上遇到一位仙人,这位仙人告诉诗人,他要去埋葬雷电之神雷公。
“河鼓渡河”二句,写诗人在路上遇见了河神和织女星,河神给织女星送行,并给她准备了丰盛的食物,让织女星不要急于过河,等她准备好以后再说。
“奔星驰驱”二句,写诗人在路上遇见流星。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流星正在奔驰而去。
“方丈之山”四句,写诗人在途中遇见了仙人。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说:方丈山上的高峻山峰高达五千丈,仙人们喜欢在山上游玩嬉戏,不愿升天飞走成仙。
写仙人对诗人的劝诫和规劝。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说:仙人告诫诗人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应安于现状,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不要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而忘了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