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陵有飞鹊,定巢上林枝。
不愁风雨漂,宁虑矰缴施。
雄鸠特佻巧,侧目从旁窥。
一朝逐鹊堕,公然来居之。
摇头鼓翼鸣,唤妇餔其儿。
身无凤凰德,饮啄凤凰池。
非所据而据,终为百鸟嗤。
这首诗是一首杂诗,表达了作者对飞鹊和雄鸠的观察和思考。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雕陵有飞鹊:在雕陵(地名)有一只飞鹊。这里的“雕陵”可能是一个比喻,暗示着这个地方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或环境。
定巢上林枝:这只飞鹊选择在上林(古代的一个皇家园林)的树枝上筑巢。这里描绘了飞鹊对栖息地的选择,也象征着某种稳定和依赖。
不愁风雨漂:它并不担心风雨的飘摇。这里的“漂”可能意味着漂泊不定,而飞鹊似乎对此并不感到困扰。
宁虑矰缴施:它不必担心弓箭或其他捕鸟工具的使用。这表明飞鹊对自己的安全感到相当有信心。
雄鸠特佻巧:雄鸠(即公鸠)显得尤其机灵狡诈。这里的“佻巧”意味着灵活而机智。
侧目从旁窥:它用斜眼看,从旁边偷偷观察。这里的“侧目”可能是指目光尖锐,而“窥”则表示偷偷观察。
一朝逐鹊堕:有一天,那只追逐鹊的雄鸠突然坠落。这里的“坠”可能是指失败或坠落。
公然来居之:它公然占据了这个位置,毫不掩饰。这里的“公然”意味着公开且大胆。
摇头鼓翼鸣:它挥动翅膀,摇头摆尾地鸣叫。这里的“摇头”和“鼓翼”都描绘了它的动作,而“鸣”表示发出叫声。
唤妇餔其儿:它呼唤妻子和孩子过来进食。这里的“唤妇”可能指的是呼唤家中的女性成员,而“餔”是古代的一种食物形式。
身无凤凰德:它虽然拥有华丽的外表,却缺乏凤凰的德行。这里的“凤凰”通常被认为象征着高贵和吉祥。
饮啄凤凰池:它享受着与凤凰相似的待遇,即在美丽的池塘里饮水啄食。这里的“饮啄”表示饮食和生活。
非所据而据:它并不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去占有,而是被占夺。这里的“非所据”表示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被动接受。
终为百鸟嗤:最终,它将被所有的鸟类嘲笑。这里的“嗤”表示嘲笑或讥讽。
接下来是诗歌的译文:
雕陵上的飞鹊在上林的树枝上筑巢。它们并不担心风雨的飘摇,也不担忧被射杀。聪明的雄鸠总是偷偷观察,一旦有机会就追赶其他鸟。然而有一天,雄鸠坠落了,但它并没有因此感到羞愧,反而公然地占据这个位置,并且大声地呼唤妻子和孩子过来进食。尽管它拥有华丽的外表,但却没有凤凰的德行。它享受着与凤凰相似的待遇,而不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去占有。最后,它被所有的鸟类嘲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物行为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飞鹊和雄鸠的观察,诗人展现了对生命多样性和自然法则的理解。同时,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不公平现象的讽刺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