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生薄寒,急雨晚淋漉。
炊烟起山家,化作云覆屋。
居人寂无喧,一气沉岭腹。
白鹭忽飞翻,让我沙际宿。

【注释】

桐江:指桐庐江。桐庐县在浙江省西部。生薄寒:形容桐江两岸的山野,春末夏初天气还很寒冷。急雨:指桐庐地区春季常有的暴雨。晚淋漉:晚时被大雨淋湿。炊烟起山家:意思是说,山间人家在傍晚时分升起了袅袅炊烟。化作云覆屋:意思是说,炊烟被暴雨吹得四散弥漫,好像变成了白云。一气沉岭腹:意思是说,雨水从山上流到低处,使整个山坞都被水淹没了。白鹭忽飞翻,让我沙际宿:意思是说,白鹭忽然从空中飞下来,在沙滩上搭建巢穴。

【赏析】

《桐庐雨泊》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一首纪行诗。此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全诗描绘了诗人行至桐庐,因遇暴雨而泊舟江边,所见、所感,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艰辛感受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首句点明了桐庐一带的气候特征——春末夏初的天气还相当寒冷。“急雨”二字,既写出了暴雨的迅疾猛烈,又写出了暴雨过后的潮湿闷热。次句描写了暴雨之后,诗人所见之景。山家炊烟升起来了,但很快便被暴雨吹散了,仿佛变成了一片片白云覆盖着屋顶。这是一幅充满生气的画面。

第三联“居人寂无喧”,是说此时此地,人们都躲进了自己的家里,没有声音和人影。这里用一“寂”字,把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烘托了出来,与前两句所渲染出的喧嚣、紧张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四句进一步刻画了这种寂静的氛围:“一气沉岭腹”一句中的“一气”二字,形象地写出了山洪奔流之势;“沉岭腹”三字,则生动地表现出了山洪冲刷过的痕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震撼。

最后一句“白鹭忽飞翻,让我沙际宿”则是在描绘了一幅白鹭在沙滩上搭巢栖息的画面。这画面虽然宁静,但却显得非常真实、自然。诗人似乎也融入了这幅画面中,感受到了白鹭那种自在悠然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桐庐雨夜景象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宁静祥和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同时,诗人的情感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既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又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