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古藤下,秋深旅愁积。
归来西溪傍,犹及种春麦。
我亦袖轻鞭,明发辞紫陌。
倦鸟不同飞,各自张旅翮。
二子澹雅才,肯为时俗役。
英辞迭相应,如以桐叩石。
柳塘水潨潨,蒲坂山驿驿。
改岁君到时,古藤花满格。
大防一斗泉,酿酒冰雪白。
酒熟君不来,落花良可惜。
吴徵士(即吴锡麒)还蒲东魏上舍(魏谦)还嘉善集古藤书屋话别联句(戊辰):
握手古藤下,秋深旅愁积。
归来西溪傍,犹及种春麦。
我亦袖轻鞭,明发辞紫陌。
倦鸟不同飞,各自张旅翮。
二子澹雅才,肯为时俗役。
英辞迭相应,如以桐叩石。
柳塘水潨潨,蒲坂山驿驿。
改岁君到时,古藤花满格。
大防一斗泉,酿酒冰雪白。
酒熟君不来,落花良可惜。
赏析:
这首诗是吴锡麒与友人在秋天的相聚和离别中抒发情感的作品。
诗的前四句“握手古藤下,秋深旅愁积。归来西溪傍,犹及种春麦。”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色,诗人和朋友在古藤树下握手告别,然后一起回到了西溪旁,那里正是春天播种小麦的好地方。这里的“西溪”指的是杭州西湖,而“春麦”则是指播种的小麦。这四句诗通过描绘季节变化和地点转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的第五至第八句“我亦袖轻鞭,明发辞紫陌。倦鸟不同飞,各自张旅翮。”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诗人说自己也像鸟儿一样挥舞着衣袖,准备踏上新的旅程;而朋友们则像倦鸟一样,各自展开翅膀飞翔。这两句诗通过对鸟儿和人的自由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自己的厌倦。
第九至第十五句“二子澹雅才,肯为时俗役。英辞迭相应,如以桐叩石。”则是对两位友人的赞美和赞扬。诗人称他们具有淡雅的气质和才华,能够不为世俗所累。同时,诗人还用“桐叩石”的比喻来形容他们的言辞,表示他们的言辞如同敲击桐木一般清脆有力。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友人的品质和才能,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豪迈的气息。
诗的第十六句“柳塘水潨潨,蒲坂山驿驿。”描绘了两个地点的风景。这里既提到了柳塘,又提到了蒲坂山,这两个地点都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风景,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改岁君到时,古藤花满格。大防一斗泉,酿酒冰雪白。”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和祝愿。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相聚于古藤书屋,共同品味美酒。同时,他还祝愿朋友们能够健康长寿,就像那清澈见底的大防泉水一样纯净无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首诗通过描绘季节的变化、地点的转换以及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人交往和文化氛围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