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槭霜叶鸣,皎皎霜月白。
岂期深山中,乃有不速客。
将无御风行,吹落大小翮。
手持竹如意,并坐万古石。
举杯斟酌之,酒户笑连擘。
东林钟鱼声,相答永今夕。

【注释】秋杪:秋天末。周王李龚邵舍弟从子游摄山:周王李龚邵舍弟从子游玩到摄山。摄:通“摄”,指摄山。是夕:这天晚上。曹适至际晓:傍晚时来到,直到天亮才走。际晓:临近天亮。行看子:你们看吧。子:你。各纪以诗:分别作一首诗记述。予得四首:我得到四首诗。其二:第二首。辛酉:作者生日。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同游摄山并赋诗的七绝。

诗的前半写同游摄山的情景:秋末天晚,与舍弟、从子同游摄山,观赏了山上的风光,游览了山上的名胜古迹。后半写赋诗之事:在山中游览之后,又饮酒赋诗,直至深夜。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雅,风格自然。

首句开门见山地点出同游摄山的时间、地点,为下文的游观活动作了铺垫,也暗示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的心情。

次句描写夜晚的景致,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态,既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深秋之夜山色空濛、万籁俱寂的特点,又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幽深寂静的山林之中,从而更好地表现了诗人对此次出游的喜悦之情和愉悦之感。

第三句紧承前句,进一步描写夜晚山林中的景色。“岂期”“乃有”等词语,既表明了诗人对于不速之客的到来感到惊讶,又表现出他对于这种突然来访感到惊喜。

“将无御风行”、“吹落大小翮”,这两句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风吹落叶的景象,既形象地表现了秋天树叶飘零的凄凉景象,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惆怅感。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表现手法,既揭示了自己的处境,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手持竹如意”、“并坐万古石”,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情景,既表现了他们的亲密关系,又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五句“举杯斟酌之”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酒的热爱之情,也暗示了他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即要善于把握时机,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东林钟鱼声,相答永今夕”,既是对前面诗句的补充,又是对整个诗篇的总结。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又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游历山林、饮酒赋诗的美景图,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态度,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