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醑无长筵,烦虑何由捐。
我思一何笃,有若明膏煎。
兼山义有托,涉川道未愆。
安得飞鸿翼,报子池上篇。

永嘉对月怀家孝廉四首 其四(壬寅)

芳醑无长筵,烦虑何由捐。我思一何笃,有若明膏煎。兼山义有托,涉川道未愆。安得飞鸿翼,报子池上篇。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彝尊的《永嘉四首》中的第四首。此诗以“永嘉”为题,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面对皓月当空,思念家乡的情感。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芳醑无长筵,烦虑何由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筵席虽美,却无人共赏,反而增添了心中的烦恼。这种孤独和烦恼使得诗人更加渴望与家乡亲人团聚。

“我思一何笃,有若明膏煎。”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如同明膏被煎煮一样,这种思念之苦也越发浓烈。诗人用“我思一何笃”来形容对家乡的思念之深,而“有若明膏煎”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思念之苦如同煎熬一般。

第三句中,“兼山义有托,涉川道未愆。”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家乡的一种期许。虽然身在异乡,但诗人相信,家乡的山水之美、亲情之重都值得自己去追寻。同时,他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与亲人共享团圆之乐。

最后两句,“安得飞鸿翼,报子池上篇。”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他希望有一只飞鸿能够带来家乡的消息,就像古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中所写的那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同样,诗人也希望有一只飞鸿能够带来家乡的消息,让彼此的心灵得到慰藉。

这首诗以明月为引,抒发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的渴望和对远方的牵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