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涂越修畛,遵渚拂芸苕。
驾言陶嘉月,采隐涤氛嚣。
舍车循曲汜,扪葛升陵乔。
柔荑挺英蕊,灌木蔚丰条。
仰沾潺湲沫,俯聆载道飙。
逝者如斯夫,荐至非崇朝。
静观群化迁,始悟万象超。
一鼓丘中琴,清响流山椒。
鸣鸟声相求,潜虬德弥劭。
愿言絷白驹,于焉久逍遥。
瞻涂越修畛,遵渚拂芸苕。
驾言陶嘉月,采隐涤氛嚣。
舍车循曲汜,扪葛升陵乔。
柔荑挺英蕊,灌木蔚丰条。
仰沾潺湲沫,俯聆载道飙。
逝者如斯夫,荐至非崇朝。
静观群化迁,始悟万象超。
一鼓丘中琴,清响流山椒。
鸣鸟声相求,潜虬德弥劭。
愿言絷白驹,于焉久逍遥。
【注释】
瞻:望。涂:大路。越:通“阅”,经历。修畛:田间的田界,指田间小路。渚:水中小岛。芸苕:草木丛生之地。驾言:驾着马车。陶嘉月:乘着美好的月光。采隐:隐居。涤氛嚣:洗涤烦嚣。舍车:放下车马。循曲汜:沿曲水流。扪:攀援。葛:葛根。升陵乔:登临高山。柔荑:嫩芽的茎。英蕊:花蕊。灌木:灌木丛。蔚:茂盛的样子。潺湲(xián yuán)沫:水激荡的声音。逝者:时间。斯夫:如此。荐:进献。崇朝:早晨。静观:静静地观察。群化:万物。移迁:转移、迁移。悟:领悟。丘:山冈。丘中:山冈之间。一鼓:敲一次乐器发出的声音。丘中琴:即击磬。清响:清脆悦耳的响声。流:流传。山椒:山坡上。鸣鸟:鸟鸣的声音。相求:相互请求。潜虬(qiú):潜藏的龙。德:德行。絷(zhí):系。白驹:白色的马。于焉:在哪里。逍遥:自在快乐地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写诗人在大自然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从而激发起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与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愉悦感。
首联“瞻涂越修畛”,“涂越”指大路,“修畛”指田间小路,是说诗人站在宽阔的大路上,望着田间小路旁的草木丛生之地。此句点题,表明自己要在这广阔的天地间,寻找那片可以寄身休憩的地方——自然的怀抱,来排遣内心的苦闷和烦恼。
颔联“驾言陶嘉月,采隐涤氛嚣”,以“陶嘉月”喻指美丽的月色,而“采隐”则是指隐居山林,以“涤氛嚣”比喻洗去心中的纷扰杂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的喧嚣,到山水间去寻找一份宁静与自由。这种心境正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颈联“舍车循曲汜,扪葛升陵乔”,描写了诗人在曲水流觞边驻足停留的情景。这里的“舍车”表示放下车马,以示不拘礼法;“循曲汜”则是指顺着曲水流向上游行走;“扪葛”则是攀援而上的意思;“升陵乔”则是指登上高高的山顶。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既有动态的溪流、攀援的植物,也有静态的高山、远眺的视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然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尾联“仰沾潺湲沫,俯聆载道飙”。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诗人抬头仰望山涧飞流的水珠,低头聆听风吹过树林的声音,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潺湲沫”(山涧飞流的水珠),给人以清凉之感;“载道飙”(风声),则给人一种浩渺无际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寄托之所在,从而实现了自我情感的升华与净化。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手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