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驾逾秦岭,连冈势逶迤。
一为愁霖唱,慨彼东山诗。
沾我征衣裳,素丝以为缁。
不愁裳衣湿,所嗟徒御饥。
薄寒忽中人,不异三秋期。
言旋虽云乐,翻使我心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诗人在庾岭上驱车,一路上山势起伏,蜿蜒曲折;后两联则写诗人因连日的阴雨而感到忧愁,因为雨水打湿了征衣和御者的衣服,但并不愁衣服会弄脏(沾污),却担心御者会因饥渴而受苦。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表面上说“虽云乐”,实则内心悲苦之情。
首句写诗人在庾岭上驱车,一路上山势起伏,蜿蜒曲折。“夙驾逾秦岭”中的“夙驾”,就是早起驾车的意思。从字面上看,这是写诗人早起上路的情景。实际上,这是诗人在描写自己的行程:他一大早就出发,一路越过了秦岭。秦岭,即指秦地的山脉,这里泛指秦岭一带。“连冈势逶迤”写的是山路的曲折、险峻。这一句看似在描述景色,实际上是诗人在借景抒情。他以“连冈势逶迤”来形容自己驱车行进的路线,暗喻仕途上的艰难险阻。
颔联“一为愁霖唱,慨彼东山诗”中的“一为”指的是前两句所描绘的景色。这里的“愁霖”指的是连绵不断的细雨,“东山诗”则是作者自创的诗句,用典意在说明自己被朝廷罢官,像东晋时期的王羲之那样退隐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连绵不断的细雨就像一位悲伤的歌者在演唱着那首令人心伤的《东山诗》。这一句是写自己的心情。诗人以“愁霖”比喻自己的心情,以“慨彼东山诗”暗示自己因被罢官而心生感慨。
颈联“沾我征衣裳,素丝以为缁”中的“裳衣”指的是御者的衣物,“素丝以为缁”中的“缁”指的是黑色的染料。这一句写雨水打湿了御者的衣物。这一句是写天气的变化给御者和行人带来了不便。诗人以“沾我征衣裳,素丝以为缁”来表达他对这种变化的不满。这一句既是对前面景色的描写,又是对天气变化的具体化,同时更是对自己被罢官这一现实处境的一种隐喻。
尾联“不愁裳衣湿,所嗟徒御饥”中的“裳衣”、“御者”指的是路上的行人。这一句意思是:我并不担心衣服被打湿了,只是担忧行走在路上的人会因为饥饿而受苦。这一句中,诗人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关注。这一句是写天气的变化给行人带来的困扰,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
【答案】
示例: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诗人在庾岭上驱车,一路上山势起伏,蜿蜒曲折。后两联则写诗人因连日的阴雨而感到忧愁,因为雨水打湿了征衣和御者的衣服,但并不愁衣服会弄脏(沾污),却担心御者会因饥渴而受苦。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表面上说“虽云乐”,实则内心悲苦之情。前两句写诗人驱车前行的景象。“夙驾逾秦岭”,说的是早上出发驱车越过秦岭。“连冈势逶迤”,写的是山路的曲折、险峻。这一句看似在描述景色,实际上是诗人在借景抒情。他以“连冈势逶迤”来形容自己驱车行进的路线,暗喻仕途上的艰难险阻。
第二联写诗人因被罢官而心生感慨,以“愁霖”比喻自己的心情,以“东山诗”暗示自己因被罢官而心生感慨。“沾我征衣裳,素丝以为缁”中的“裳衣”、“御者”指的是路上的行人。这一句是写天气的变化给行人带来的困扰,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
第三联“不愁裳衣湿,所嗟徒御饥”中的“裳衣”、“御者”指的是路上的行人。这一句意思是:我并不担心衣服被打湿了,只是担忧行走在路上的人会因为饥饿而受苦。这一句中,诗人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关注。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表面上说“虽云乐”,实则内心悲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