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虬钟启,端门羽仗排。
良辰元已近,暄景暮春佳。
帝念勤民切,群情望幸皆。
蘋风吹近远,兰泽洗氛霾。
衔尾中流鹢,拳毛内厩騧。
农舆沾雨露,俞骑束鞞靫。
沙柳津亭岸,山松驿路牌。
西畴一以望,东作此时偕。
于耜分原上,提筐馌水涯。
杏花殷似火,菖叶小于钗。
巷静饧箫市,烟澄土锉柴。
仓庚飞习习,布谷语喈喈。
乐事纡乾顾,丰年协睿怀。
歌时成夏谚,行处即尧阶。
帐殿开黄屋,人家绕翠厓。
定知先稼穑,力为减徭差。
吉日宣王祷,空同轩后斋。
星躔齐北拱,声教已南谐。
曲渚宜浮洛,芳尊迥胜淮。
宸游多悦豫,振旅入天街。
【注释】
- 御试省耕诗二十韵:皇帝亲自考阅省耕的诗。
- 长乐虬钟启:指皇帝在长乐宫鸣钟,开始省耕活动。
- 端门:皇宫正门。
- 良辰元已近:好时光已经临近。
- 暄景:暖阳。
- 帝念:皇帝思念。
- 勤民切:关怀人民。
- 中流:中间。
- 拳毛:卷曲的头发。内厩騧(jiāo):马厩中的骏马。
- 农舆沾雨露:农民的车驾被雨水淋湿。
- 俞骑束鞞靫(bó qí biǎo):官员骑着马,手持盾牌。
- 沙柳津亭岸:沙柳岸边的渡口。
- 山松驿路牌:山松驿站的路标。
- 西畴一以望:向西望去一片田地。
- 东作:春季耕作。此时:这个时节。
- 于耜分原上:拿着犁在田里劳作。
- 提筐馌水涯:提着篮子在水边浇灌。
- 杏花殷似火:杏花盛开如同火焰般鲜艳。
- 菖叶小于钗:菖蒲叶子比女子的发簪小。
- 饧箫市:糖人吹箫卖艺的集市。
- 烟澄土锉柴:烟尘消散,泥土打磨的柴火。
- 仓庚飞习习:燕子飞翔的样子。
- 布谷语喈喈(jiē):布谷鸟叫声连续不断。
- 乐事纡乾顾:快乐的事情让人心旷神怡。
- 丰年协睿怀:丰收之年令人欣慰。
- 歌时成夏谚:歌唱的时候形成夏天的歌谣。
- 行处即尧阶:行走的地方就仿佛是尧舜的阶梯。
- 帐殿开黄屋:皇帝的帐篷打开了黄色的屋顶。
- 人家绕翠崖:人们围绕绿色的山崖。
- 定知先稼穑:肯定知道先农的事。
- 力为减徭差:尽力减少赋税和徭役。
- 吉日宣王祷:吉祥的日子,君王祈祷。
- 空同轩后斋:空同、轩后是黄帝、神农的名字。这里用他们的名字来指代神农教民农耕。
- 星躔齐北拱:星星排列整齐,北向拱卫着太阳。
- 声教已南谐:声音教化已经传到南方。
- 曲渚宜浮洛:曲河的水流适合用来漂浮船只。
- 芳尊迥胜淮:芳香的美酒远远胜过淮河的水。
- 宸游多悦豫:天子出游时总是喜悦愉悦。
- 振旅入天街:军队出征时进入皇城街道。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皇帝亲自巡视省耕仪式的诗歌。全篇以诗人的感受为线索,描绘了皇帝视察农耕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人民的关怀之情,以及对国泰民安的祈愿。
首句“长乐虬钟启”,描绘皇帝在长乐宫鸣钟,开始省耕活动的画面。接着,“端门羽仗排”一句,展现了朝廷仪仗的庄严与威严,以及皇帝的威仪。
第三句“良辰元已近”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暗示了皇帝对农耕的重视。接下来的“暄景暮春佳”则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皇帝对农业的重视程度。
第四句“帝念勤民切”,直接表达了皇帝对民众的关爱,他关心民众的生活,希望他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五句“群情望幸皆”描绘了民众对皇帝的期待,他们渴望皇帝能够为他们带来福祉。而“苹风吹近远”则形象地描绘了风拂动着田野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第六句“兰泽洗氛霾”则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兰花的香气洗涤着污浊的空气,象征着皇帝的恩泽润泽万物。
“衔尾中流鹢”一句,描绘了船队在江河中航行的情景,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拳毛内厩騧”则通过马匹的形象,展现了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富足。
最后两句“农舆沾雨露”和“行处即尧阶”,则将皇帝的视察活动与国家治理联系起来,表示皇帝的视察活动是对国家治理的一种推动。
整首诗以皇帝视察农耕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皇帝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