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文人爱标榜,不虑旁观嘲笑工。
但架庐陵屋下屋,瓣香谁解就南丰。
近来文人爱标榜,不虑旁观嘲笑工。
但架庐陵屋下屋,瓣香谁解就南丰。
【注释】
- 近来:近期。
- 文人:指有学识、才华的人。
- 标榜:公开宣扬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 不虑:不考虑,不在意。
- 旁观:在旁边观看,形容旁观者的态度。
- 嘲笑:讥笑,批评。
- 工:精巧,精美。
- 庐陵屋:指诗人的居所,庐陵是地名,此处泛指家乡或故居。
- 瓣香:敬献香花,表示敬意。
- 南丰:古县名,今属江西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和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痛惜,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首先,诗人以“近来文人爱标榜”开篇,揭示了当前社会中一些文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而不顾他人眼光的现象。这一部分反映了社会风气中的一种浮躁现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诗人转向自身,用“不虑旁观嘲笑工”表明他并不担忧这些外界的评价。这里的“嘲笑工”可能指的是那些过于张扬、炫耀的人,诗人以此自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诗歌的重点在于最后两句:“但架庐陵屋下屋,瓣香谁解就南丰。”这里的“但”字转折意味深长,意味着尽管诗人内心有所追求,但他并未完全放弃传统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念。他选择在庐陵安家落户,这既体现了他对故土的眷恋,也展现了他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
“瓣香谁解就南丰”中的“瓣香”一词,不仅指敬献香花的动作,也暗指诗人内心的虔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谁解就南丰”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保持传统美德的困惑和寻求。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描述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对历史与现实交织中的人生哲学的一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