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堂绷子出花前,野老来逢汤饼筵。
料得牵衣添阿囝,肯容郎罢赋林泉。

【注释】薇堂:指汪方伯的居室。绷子(bīn zi):绷在架子上的绸缎,比喻华贵之物。花前:指春天。汤饼筵:古代风俗,正月十五日有宴饮之礼,称“汤饼会”,后泛指宴会。阿囝:儿媳。林泉:指山林水泽之地,喻隐逸之所。

【赏析】此诗首联写薇堂春景,次联写主人设席招客,三联写主人对客人的挽留,最后以赞语作结。

首联“薇堂绷子出花前,野老来逢汤饼筵”,写薇堂春景,渲染出一派喜庆的气氛和美好的环境。“薇堂”指主人的居室,“绷子”指装饰精美的帷幔,“花前”指鲜花盛开之处,这都暗示了主人的居室布置华贵。“野老”是作者自称,暗用《论语·微子》中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等弟子的对话中的“野人哉”,意指自己是一个没有做官的乡间之人。“来逢”即来到。“汤饼筵”是指宴会,“汤饼宴”本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后来泛指宴会。

次联“料得牵衣添阿囝,肯容郎罢赋林泉”,写主人对诗人的热情款待以及诗人对这种盛情的感激。“料得牵衣”意为估计着您一定拉着衣襟不放吧,“阿囝”,即小儿子,这里指儿子;“郎罢”意为丈夫罢了,指自己。“林泉”,这里指的是隐居的山林水泉。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想一定是您拉紧我的衣襟不让我走啊,怎么忍心让我就这样离开呢?我当然不会让您这样,我们还会一起去隐居的山林水泉中生活。诗人通过巧妙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不满。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己与主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尾联“肯容郎罢赋林泉,更把新词劝一觞”,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主人的感激之情。“肯容”意为您能容纳我,也就是您允许我再留在这里一段时间;“一觞”是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代指喝酒。“新词”,即新近创作的诗词。这句诗的意思是:请您能再容忍我多留一些时日,让我继续为您创作新的词章并敬上一杯酒。诗人以委婉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薇堂春景的描绘和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不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主人的感激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