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村深一水湾,家家吠蛤闭柴关。
此时惜少洋州笔,恣写风篁十里山。
乌石村(戊寅)
乌石村深一水湾,家家吠蛤闭柴关。
此时惜少洋州笔,恣写风篁十里山。
注释:乌石村坐落在一个深深的水湾中,每家的狗都叫得特别凶,人们紧闭柴门。现在只遗憾自己没有洋州的笔,无法尽情地描绘出那十里山中的风竹。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乌石村的水湾、狗吠、柴门等景象,以及风竹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创作的渴望。
乌石村深一水湾,家家吠蛤闭柴关。
此时惜少洋州笔,恣写风篁十里山。
乌石村(戊寅)
乌石村深一水湾,家家吠蛤闭柴关。
此时惜少洋州笔,恣写风篁十里山。
注释:乌石村坐落在一个深深的水湾中,每家的狗都叫得特别凶,人们紧闭柴门。现在只遗憾自己没有洋州的笔,无法尽情地描绘出那十里山中的风竹。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乌石村的水湾、狗吠、柴门等景象,以及风竹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创作的渴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写作背景及题目要求的把握。 “泛舟经谷口,迢递入林端”,意思是说:乘着船儿经过谷口(山间小道),一直通向树林的边际。这里描写了诗人从谷口出发的情景,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孤村返照寒”,意思是说:在落日余晖下,一座孤零零的村庄,显得格外凄凉冷清。这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村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榴花赤玛瑙,竹色青琅玕”,意思是说:石榴花开
暝(丙戌) 暝投人外宿,桑柘蔼阴阴。 独树归禽少,平川隐雾深。 松篁初月上,钟磬夕阳沉。 渐觉微风起,寥寥山水音。 注释: - 暝:傍晚时分 - 投人外宿:在外面过夜 - 桑柘蔼阴阴:桑树和柘树的树荫笼罩着 - 独树归禽少:只有几只归鸟 - 平川隐雾深:平缓的河流上雾气弥漫 - 松篁:松树枝叶 - 初月上:月亮刚刚升起 - 钟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 夕阳沉:夕阳西下 - 渐觉微风起
【译文】 在东南方向,遥远的震泽,楼船曾经是荷戈的战士。 阳光下的霞光就像组练,恶浪像蛟鼍在奔跑。 横海将军号角响,临江节士歌声响。 重来此地已陈迹,叹息此经过。 【注释】 1. 泽国:指水乡泽地。2. 东南:方位词,这里泛指南方或水边的地方。3. 楼船:战船上的士兵。4. 荷戈:扛着兵器。5. 明霞:指阳光照耀下的云彩。6. 组练:古时军队演习时所用的布帛。7. 恶浪:凶险的波浪。8.
野外疏行迹,深林客到迟。 江湖殊后会,风雨惜前期。 秋草飞黄蝶,浮萍漾绿池。 南楼夜吹笛,寥落故园思。 【注释】 1. 野:野外,指乡村。 2. 疏:稀疏,指人迹罕至的地方。 3. 深林:幽静的树林。 4. 客:此处指诗人自己。 5. 风:指秋风。 6. 雨:指秋雨。 7. 期:约会。 8. 池:池塘。 9. 寥落:孤独、寂寞。 10. 故园:指自己的家乡。 【译文】 野外小路人迹稀
问讯裴公岛,春来几度游。 古墙修竹上,潭水落花浮。 烟雨无人境,山泉放鹤洲。 鸱夷今不见,往事问渔舟。 注释: 1. 问讯裴公岛:向裴公岛致以问候。 2. 春来几度游:春天来临了,我有多少次来这里游玩? 3. 古墙修竹上:古老的围墙旁长满了修长的竹子。 4. 潭水落花浮:清澈的潭水中飘着落花。 5. 烟雨无人境:雾气弥漫,人迹罕至的地方。 6. 山泉放鹤洲:山间流淌的泉水,在放鹤洲边。 7.
夏日闲居二首同范四 作 其一 【注释】 兰草罗含宅,蓬蒿仲蔚园。 桐阴初覆井,瓜蔓渐逾垣。 归鸟檐前树,斜阳岭上村。 无家昧生计,漂泊信乾坤。 【赏析】 《夏日闲居二首》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此诗是第二首。这首诗描写了夏日闲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首联:“兰草罗含宅,蓬蒿仲蔚园。” “兰草”指的是兰花,一种清香四溢的植物,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
曹三秀才、读书馨庵同吴大拜访馨庵时遇上雨留宿 注释:馨庵,地名。 赏析:此诗是诗人访友时遇雨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寂寞之感。 第2句: 译文:老朋友多是独居空门,你寄身于僧房 注释:空门,佛教用语,指僧人的住所;空门,佛教用语,指僧人的住所。 赏析:通过“故人多寂寞”这一对比,突出了诗人在寺庙中孤独无依的感觉。 第3句: 译文:我看不到你,只能常常想念你
【注释】平林:平坦的树林。群山倚杖前:群山倚仗着诗人的手杖站立在前方。鸣磬:指寺钟声悠扬响起。扬帆:扬起船帆,泛舟江湖。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即事所见所感。首句“一雨平林外,群山倚杖前”,写雨后景象,平林外、群山前,雨过天晴,景色宜人。颔联“蛙声浮岸草,鸟影度江天”,写雨后蛙声四起,鸟影横空,水天相接,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颈联“鸣磬上方寺,扬帆何处船”
晚(戊子) 白屋生寒早,苍烟向晚阴。 松门清磬远,枫岸夕阳深。 坐听农人语,多谙静者心。 荆扉犹未掩,倚杖数归禽。 注释: - 白屋生寒早:形容白屋(简朴的居所)在寒冷的早晨就感到冷意。 - 苍烟向晚阴:天色渐暗,烟雾朦胧,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 - 松门清磬远:松树之间传来清脆的磬声,显得悠远而宁静。 - 枫岸夕阳深:枫树旁的河岸上,夕阳西下,景色十分迷人。 - 坐听农人语:坐着聆听农民的谈话
注释: - 暑雨凉初过,高云薄未归。 - 泠泠山溜遍,淅淅野风微。 - 日气晴虹断,霞光白鸟飞。 - 农人乍相见,欢笑款柴扉。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夏日雨后的所见所感。首两句写天气变化,暑雨过后,天空中的云彩还未完全散去。接着四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清凉的山泉流淌在山谷中,细碎的野风吹拂着大地。最后两句描写农民们见面时的欢乐场景,他们欢笑着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关门一道石参差,三户人家两戍旗。 此去都篮休便弃,头纲正及贡茶时。 分水关,即古之荆门,位于湖北宜都县西北。荆门山南麓有荆门关,汉、晋置。唐为巴郡。宋元丰三年(西元一〇七八年)改称荆门镇,后改为荆门县。元至顺年间(西元一二三四年至一二四四年)复名荆门关。 关门:关口,关卡。石参差:石砌的关口参差不齐,错落有致。戍旗:守卫的旗帜。戍,驻守。 此去都篮休便弃,头纲正及贡茶时。 都篮:指都篮县
【注释】: 鱼家姊妹——指渔家女子。赵家儿——指赵地的女子。杂坐歌师间板师——指坐在歌师旁边听歌的女人们。 莫唱人间可哀曲,山阿遗蜕也堪悲——不要唱那些使人感到伤感的曲子,因为山崖上留下的是那逝去者的尸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仙蜕岩时所作。“仙蜕岩”是一处古迹,相传为晋代著名道士葛洪炼丹之处,有仙人遗蜕。此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首句“鱼家姊妹赵家儿”,点出地点
【注释】 延平:地名。在今福建省。戊寅年,指宋孝宗淳熙五年(1172)。 浮桥:水上的桥梁。浦斜,水边斜对岸,指渡口。居人:指居住在这里的人。分占白鸥沙:分得一块白鸥栖息之地。分占,分得。白鸥沙,这里比喻江边的滩地,因为这里靠近江河,有很多沙滩。瓜瓤豆荚:指瓜果和豆类植物。迎船卖:指船家迎接过往行人。南乡泽泻花:指南方的乡间泽泻花。南乡,指南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风俗的小诗
诗句原文: 新添十亩种荷田,也向山根吐细泉。 料得村娃无棹曲,秋来不用采香船。 译文: 新添置的十亩荷花田,现在也向着山根处涌出细细的泉水。 我料想那些村民孩子不会去划船,秋天到了也不用去采香莲了。 注释: 1. 新添十亩种荷田:指的是在原有的土地基础上增加了十亩的荷花种植。 2. 也向山根吐细泉:形容泉水从山坡流出,流向荷塘的场景。 3. 料得村娃无棹曲:推测孩子们可能没有划船的技能或兴趣
【注解】: 紫溪:在江西铅山县西南,源出于武夷山。笋皮:用笋皮盖屋。团焦:形容屋顶像一团焦土。酒旆:指酒店的旗子。留客:请人留宿。杖藜:手拄拐杖。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行于紫溪道中,见沿途景色而感时序之易,天气之变,有感而发之作。“笋皮”二句写沿途所见:屋顶用笋皮覆盖,犹如一团焦土,酒旗招展,表明此地是旅店之所,故诗人留宿于此。“只恐夜来风雨至”,诗人担心夜间将有风雨来临,因此扶着藜杖
诗句原文: 县楼高树半空腔,宿鹭飞来什佰双。 说与画师翻旧谱,不须横幅写秋江。 注释: - “县楼高树半空腔”:描述了一座高大的县楼耸立在高高的树林之上,形成了一种空旷而深远的画面。这里的“高树”指的是周围的树木,它们生长得非常高,几乎触及到了天空,形成了一个半空中的“腔”,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为开阔和壮观。 - “宿鹭飞来什佰双”:“宿鹭飞来”描绘了白鹭栖息于古樟树上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