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祠下水溟蒙,红蓼花香一笛风。
惊起沙鸥定相笑,黑头未称作渔翁。
诗句:三高祠下水溟蒙,红蓼花香一笛风。惊起沙鸥定相笑,黑头未称作渔翁。
译文:在三高祠的湖水上雾气蒙蒙,红蓼花开时飘来阵阵花香,微风吹过湖面,仿佛能听到笛声悠扬。一群惊起的沙鸥看到这位新来的人会相互嘲笑,而这个人还未成为真正的渔夫。
赏析:
朱彝尊在《题画送徐检讨还吴江二首》中的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象。”三高祠下水溟蒙”,这里的“溟蒙”形容水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以深远、朦胧的感觉,如同仙境一般。”红蓼花香一笛风”,通过“红蓼花香”、“一笛风”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和谐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诗中的第二句“惊起沙鸥定相笑”,以“惊起沙鸥”为起点,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沙鸥被风吹动,飞了起来。然而,当它们看到新来的渔人时,却“定相笑”,即表现出一种讥讽或者不认同的态度。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新来者的审视和评价,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最后一句“黑头未称作渔翁”,则将焦点放在了人物身上。这里所说的“黑头”可能指的是年轻有为的意思,但在这里却被用来描述渔夫。诗人通过对渔夫的称呼,暗示了他尚未达到渔夫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渔夫的期待和鼓励。他认为这位渔夫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渔夫。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渔夫的评价,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它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又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