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绝顶掩松关,茅屋岩阿竹树环。
恍忆昔游长至日,满衣风雪括苍山。
【注释】
招提:寺庙。松关:山峰名。括苍山:即天台山,在浙江省中部。丁未: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此诗当作于这一年前后。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处州司户参军时,写他在天台山的所见所感和对往昔游历的追忆。全诗意境清幽,语言质朴流畅。
首句“招提绝顶掩松关”,是说天台寺建在最高的山顶上,四周是茂密的树林。“绝顶”二字,点出诗人登山之难。次句“茅屋岩阿竹树环”,则写出了诗人登临所见。“茅屋”“竹树”,点出诗人居处之简陋。“岩阿”,指山崖下的小丘。这两句是说,诗人住在山中的小屋,周围被茂密的林木环绕着。
三、四两句写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恍忆昔游长至日,满衣风雪括苍山。”“长至日”,即冬至之日。冬至为一年中最短的日子,所以诗人说“忽忆”。诗人忽然想起,在冬至那天,自己曾与友人一起登上括苍山,衣服上还沾满了风雪。“长至日”,即冬至之日。冬至为一年中最短的日子,所以诗人说“忽忆”。诗人忽然想起,在冬至那天,自己曾与友人一起登上括苍山,衣服上还沾满了风雪。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浙江天台山的游览见闻和感受。首句交代了登临之处,二句描写了山中景色,三、四两句回忆了当年登临括苍山的情景。全诗以记叙为主,语言简练明快,情景交融,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