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醪小榼载吴船,隔岸桃花涌石泉。
此乐江乡常在眼,披图那不数归年。

【注释】丁未: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7年)

吴地:江苏苏州一带,古代属于吴国。

香醪:酒名。榼:盛酒的器具。

石泉:指泉水。

披图:打开画卷。

赏析:这首诗是陈羽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任官时所作的五首题画诗中的一首。诗人在任上时,常以山水画自娱自乐,此诗即是他在任上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景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如下:

陈参议 署中题画五首 其一 (丁未)

香醪小榼载吴船,隔岸桃花涌石泉。

此乐江乡常在眼,披图那不数归年。

【译文】

用酒器装着的吴地美酒,乘着小船,载着我回到故乡。

春天的桃花盛开,映衬得石头上的泉水像涌动的波浪。

这美景总让我陶醉,我怎能不惦记起故乡呢?

【赏析】

陈羽,字叔达,号光禄大夫、翰林学士、太学博士,唐朝著名文学家,与韩翊齐名,世称“韩陈”。他的诗多写山水田园生活以及闲情逸致,语言清雅绝伦。陈羽的诗风清新俊逸、意境深远,善于捕捉和表现大自然的美景,尤其是描写江南景色的诗篇,更是脍炙人口。

这首诗题为《题画五首》,是陈羽在宣州任职的时候所作。诗中描写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象。第一句“香醪小榼载吴船”,写出了诗人自己乘坐小船载着美酒返回故乡的情景;第二句“隔岸桃花涌石泉”,则是诗人眼前所见的江南水乡的景色,这里的“石泉”指的是山间的泉水,而“桃花”则是指岸边的桃花。诗人用“涌”这个字来形容“石泉”,显得生动活泼,也更突出了桃花盛开时的生机盎然。第三句“此乐江乡常在眼”,则是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他希望自己能永远处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中。最后一句“披图那不数归年”,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在故乡过上幸福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