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江口晚潮低,两桨春船入会稽。
最忆黄冠攲倒日,夕阳山色鉴湖西。
【注释】曹娥江口:浙江绍兴附近,是会稽郡的治所。两桨春船:指春天里乘着小船在江上游玩的情景。会稽: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相争时,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就迁都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一带。黄冠:道教徒的帽子,这里代指道士。欹倒:歪斜。鉴湖西:鉴湖位于浙江绍兴县南,是鉴湖风景名胜区,以“鉴湖秋月”著称。
【译文】曹娥江口晚潮正低,两桨轻摇春船驶向会稽。最难忘的是道士倚着夕阳斜照下的山色而入镜湖西边。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与曹使君同游鉴湖,欣赏自然风光,并怀念当年在会稽山隐居时的道士。首二句写舟行江口,暮色渐合,春水悠悠。后两句写日暮时分,江边道士倚着夕阳斜照下的山色而入镜湖之西。全诗以“忆”字贯串始终,抒发了诗人对会稽山水和隐居生活的深情怀念。
此诗首句“曹娥江口晚潮低”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第二句“两桨春船入会稽”写出了船已驶近会稽山。“最忆”二字承前一句而来,引出第三句“黄冠欹倒日”。这里的“欹倒”,是指道士斜靠或斜卧于岩石之上,形象地表现出了道士悠然自得、超尘脱俗的情趣与风采。而“夕阳山色鉴湖西”则描绘了一幅落照余晖中的美景。夕阳的余辉映照在山色之中,仿佛给山披上了一层金辉;而那鉴湖,更是因为夕阳的照射,显得更加清澈明净。
我们可以看出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他们追求的是一种闲适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向往自然、热爱自然。这种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非常可贵和具有启示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