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缩等蜗角,涎腥过蛎房。
怜渠一破壳,也有九回肠。

诗句解读如下:

  • “肉缩等蜗角,涎腥过蛎房”

  •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描绘了黄螺壳的形状和质地。蜗牛的壳虽然小,但肉却很饱满;而黄螺壳虽大,其肉质却收缩,显得空荡。蛎房,一种海产品,此处用以形容黄螺的肉质之腥,暗示其味道可能不如蚝房那般鲜美。

  • “怜渠一破㱿,也有九回肠”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黄螺生命力顽强的赞美。黄螺在遭遇捕食或死亡时,能迅速破开壳体,展现出坚韧的生存意志。这种九回肠的形象,象征着黄螺经历生死考验后依然能够存活,生命力之强令人钦佩。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黄螺壳与肉质的描述,以及对其生命力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海洋生命的敬畏之情。朱彝尊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界中生命的力量与美好。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