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除日已春融,两度椒盘侍禁中。
坐听钧天仙乐后,起看珠斗上阑东。
归鞍笑逐三騣马,守岁欢迎五尺童。
不是云浆浮凿落,衰颜那傍烛花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除日(农历正月初一,即除夕)的侍宴经历,以及归家后的情景。以下是对各句的逐字释义和分析:
千门除日已春融:千门(即皇宫大门),除日(农历新年第一天),春天已经到来,万物复苏。
两度椒盘侍禁中:两次(即两次)在宫中品尝椒盘(一种用花椒、辣椒等调料制成的小吃)。
坐听钧天仙乐后,起看珠斗上阑东:坐在宫廷中,聆听天上传来的仙乐(指神仙的音乐或歌舞),然后起身观看天上的星星。这里的“钧天”指天空,“珠斗”指北斗星。
归鞍笑逐三騣马,守岁欢迎五尺童:回到家里,骑着马笑着追逐着那匹名叫騢的马(可能是一匹骏马),迎接守岁的孩子(指年幼的孩子)。
不是云浆浮凿落,衰颜那傍烛花红:如果不是因为酒醉(即饮酒过量),我也不会面带红晕,如同被蜡烛光映照出的色彩一样。这里的“云浆”指美酒,“凿落”可能是指脸上的酒渍。
赏析:
张祜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唐代诗人,他的许多诗作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描绘除日的宫廷生活和回家后的轻松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诗中的“笑逐三騢马”、“守岁欢迎五尺童”等描述,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节日和家庭团聚的重视。整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