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纹初启尚衣封,藤帽朱丝自九重。
日角乍辞宫样稳,冰纨不散御香浓。
玉堂掌故传他日,清镜衰颜话旧踪。
回忆沧江六年事,笋皮荷叶钓船缝。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
赐御衣帽恭纪(癸亥)
鹤纹初启尚衣封,藤帽朱丝自九重。
日角乍辞宫样稳,冰纨不散御香浓。
玉堂掌故传他日,清镜衰颜话旧踪。
回忆沧江六年事,笋皮荷叶钓船缝。
注释:
- 鹤纹初启尚衣封:指皇帝赏赐衣服时,鹤纹图案在尚衣局的封袋上首次显现。
- 藤帽朱丝自九重:指皇帝的帽子由藤条编制,朱红色的丝线装饰。九重指的是皇帝的宫殿。
- 日角乍辞宫样稳:指皇帝的额头宽阔方正,刚刚从宫中出来,显得非常稳健。
- 冰纨不散御香浓:形容御用衣物上的丝线细密且香气浓郁。
- 玉堂掌故传他日:指皇帝曾经掌管过朝堂事务,他的往事将会被后人记住。
- 清镜衰颜话旧踪:指皇帝的容颜已经衰老,但他谈论过去的往事仍然充满魅力。
- 回忆沧江六年事:指回忆起他在沧江度过的六年时光。
- 笋皮荷叶钓船缝:指在沧江上钓鱼时使用的竹制鱼竿和荷叶制成的网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皇帝赏赐衣服为背景,描绘了皇帝的形象和生活状态。首句“鹤纹初启尚衣封”,以鹤纹图案作为尚衣局的标志,展现了皇帝的尊严与权威。接着“藤帽朱丝自九重”,描述了皇帝的帽子和丝线的颜色,进一步突显了他的尊贵地位。第三句“日角乍辞宫样稳”,以皇帝的面貌比喻,表达了皇帝的稳重与威严。最后两句“玉堂掌故传他日,清镜衰颜话旧踪”,回顾了皇帝过去的事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意和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皇帝的赞美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