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清江口水平堤,云木参覃磴不齐。
川静未闻鸿雁度,雨昏时有鹧鸪啼。
逃名梅尉来吴市,避地梁生入会稽。
枉自含情临北渚,秋风袅袅草萋萋。

【注释】

①己亥: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②钱清江口:指浙江钱塘江口的江心屿。水平堤:水涨时,江堤也随水上涨。

③云木参:(一作)云树参差。

④覃磴:盘曲的石阶。

⑤川静未闻:《全唐诗》卷二五三作“川静不闻”。

⑥鹧鸪(zhè gu):一种鸟,叫声像人言“行不得也哥哥。”

⑦逃名梅尉:指宋代梅尧臣。梅尧臣曾为吴县(今属江苏)令,故称。

⑧避地梁生:指梁鸿。梁鸿,西汉末年人,字伯鸾,有才学,隐居不仕,曾到会稽避乱。会稽,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

⑨枉自:白白地;徒然。含情:依恋深情。北渚:即钱塘江边。

⑩秋风袅袅草萋萋:形容草木随风摇摆的样子(《文镜秘府论•序》)。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己亥(初秋),诗人当时在杭州任通判,与友人泛舟钱塘江上,触景生情而作。首联写江口景色,颔联写雨中江景,颈联写避乱之人,尾联抒发感慨。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