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烽火后,孤客转浮沉。
乞食来吴市,为园失汉阴。
襄阳耆旧传,荆楚岁时心。
还复扁舟去,凄其洛下吟。
这首诗是作者在庚子年(公元780年)离开长安时写的,当时作者正在洛阳。
诗句解析:
- 石城烽火后,孤客转浮沉。
- “石城”是指古代的金陵(今南京),这里指代长安。“烽火”是指战争的信号,常用来比喻政治动乱。
- “孤客”表示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可能因为战乱或被贬等原因远离家乡。
- “转浮沉”意味着生活状态的改变或不稳定,可能是由于战乱导致的经济困难或社会地位的变化。
- 乞食来吴市,为园失汉阴。
- “乞食”是指为了生存而向人讨饭。“吴市”是指吴县的市集,这里指代长安的商业中心或其他热闹的地方。
- “为园失汉阴”中的“汉阴”可能是指自己的故乡,也可能是指长安附近的某个地方。这里的“为园”表示自己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田园生活。
- 襄阳耆旧传,荆楚岁时心。
- 提到“襄阳耆旧传”,指的是襄阳地区的老人对过去的叙述和回忆,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情感和怀旧之情。
- “荆楚岁时心”中的“荆楚”指的是中国的南方地区,尤其是楚国一带,这可能代表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 还复扁舟去,凄其洛下吟。
- “还复扁舟去”中的“扁舟”是指小船,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再次出发,准备返回家乡。
- “洛下吟”中的“洛下”可能是指洛阳,这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所在地,也可能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城市。这里的“吟”可能表示诗人在旅途中的感伤或思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战争前后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追求。诗中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社会动荡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