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何时植,双鸾此日鸣。
然犀分水族,悬镜照山精。
片石临河见,浮槎贯月行。
心知逢织女,不待问君平。
游仙三首 其二(辛卯)
八桂何时植,双鸾此日鸣。
然犀分水族,悬镜照山精。
片石临河见,浮槎贯月行。
心知逢织女,不待问君平。
注释解析:
- 八桂何时植:八桂指的是桂林,这里指桂林的山水。种植意味着栽培、养育。
- 双鸾此日鸣:双鸾指的是双飞的鸳鸯,鸣是叫声。此处可能寓意夫妻恩爱和谐。
- 然犀分水族:犀牛角可以划分水域界限,象征智慧和力量。
- 悬镜照山精:镜子可以反射光芒照亮黑暗之处,此处比喻高洁的品质能够照亮他人。
- 片石临河见:片石指小块岩石,临河指靠近河流的位置。
- 浮槎贯月行:浮槎意为漂浮的木筏或竹筏,贯月行表示渡过月亮。
- 心知逢织女:织女指织布的仙女,逢即遇见。
- 不待问君平:君平是古代占卜者,此句意指无需询问他人即可知晓。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彝尊的游仙诗《游仙三首》中的第二首。全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鸟兽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谐与智慧的追求。
首联“八桂何时植,双鸾此日鸣”中,“八桂”指的是广西的桂林,象征着美好的地方。而“双鸾”则是指成对飞翔的鸟类,鸣声清脆悦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颔联“然犀分水族,悬镜照山精”中,“然犀”指的是犀牛角,传说中具有辟邪的作用;“分水族”意味着能够划分水域界限,象征智慧和力量。“悬镜”则是形容镜子明亮如昼,能够照亮黑暗的地方。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颈联“片石临河见,浮槎贯月行”中,“片石”指的是一块小小的岩石,代表着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浮槎”则是指漂浮的木筏或竹筏,贯月行表示渡过月亮。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境界,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坚定决心。
尾联“心知逢织女,不待问君平”中,“织女”指的是织布的仙女,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和憧憬;“君平”是古代占卜者,此处用来形容无需他人指引即可知晓未来的情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对山水、鸟兽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和谐与智慧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