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扇裕韬钤,数千里乡兵赴敌,烽火仓皇,卒能手奠坤维,勋业三江隆柱石;
东南资保障,七八年节署宣劳,棣华辉映,遽尔身骑箕尾,英灵万古仰云霄。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
- 诗句解读
- “挽曾国荃联”:这是题目或诗的开头,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对曾国荃的挽联。
- “巾扇裕韬钤”:这里“巾扇”可能是指代曾国荃,而“裕韬钤”则暗示其富有智慧和能力。
- “数千里乡兵赴敌”:这句话描述的是曾国荃指挥几千里外的士兵奔赴战场,展现了他的勇敢和决心。
- “烽火仓皇,卒能手奠坤维”:这里的“烽火仓皇”形容战场上的紧急和混乱,而“手奠坤维”则意味着最终成功地稳定了局势。
- “东南资保障”:表示曾国荃在东南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 “七八年节署宣劳”:描述了他连续七八年在节假期间辛勤工作的情况。
- “棣华辉映”,这句中的“棣华”可能是对曾国荃的一种赞美,表示其才华出众。
- “遽尔身骑箕尾”:这里的“骑箕尾”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曾国荃英年早逝,但仍然被后人铭记。
- “英灵万古仰云霄”:表达了对曾国荃英雄事迹的敬仰,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远被世人所怀念。
- 译文:
- 巾扇裕韬钤,数千里乡兵赴敌。
- 烽火仓皇间,终能手奠坤维。
- 东南之地保,七八年节假中宣劳。
- 棣华之光辉映,遽然身骑箕尾高飞。
- 英灵万古仰,云霄之上永不朽。
- 关键词注释:
- “巾扇”:这里可能指的是曾国荃的官职“侍郎”,也暗示他的身份和地位。
- “戍”:指驻守边疆。
- “东南”:指南方地区。
- “节假中宣劳”:是指在休假期间仍勤奋工作,不懈怠。
- “手奠坤维”:意为亲自平定了国家的危机。
- “棣华”:这里可能是指曾国荃的才华和美德,与“棠棣”(兄弟)相似,寓意其兄弟般的忠诚。
- “骑箕尾”:古代星宿之一,象征着高贵和尊贵。
- “云霄”:指天空,比喻高处。
-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联,表达了对曾国荃的敬意和怀念。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展现了他英勇、忠诚和智慧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