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好俭,陶侃习勤,生平尤嗜读书,栽兰桂新阴,后起人文通籍早;
鲍叔分财,于公积德,随处不忘为善,溯桑梓旧劫,故乡寒畯感恩多。
【注】
挽:悼念。竹洲:赵竹洲的别号。姻伯:指妻子的哥哥。联:对偶。
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以俭朴著称。
陶侃:东晋名士,以勤政闻名。
分财:指鲍叔牙与管仲之间的事。
溯桑梓旧劫:追忆家乡遭难的往事。桑梓指代家乡。劫指灾难。
寒畯:贫苦的读书人。
【赏析】
此诗首二句赞美两位先贤(晏婴和陶侃),并点明他们的共同特点——好学不倦。接着,诗人又从不同方面歌颂了赵竹洲的美德。“栽兰桂新阴”,比喻他在学问上的成就,“后起人文通籍早”,则是指他的名声之高,早为朝廷所赏识。这两句是说他早年成名。
“鲍叔分财”,赞扬他为人仗义;“于公积德”,称颂他为官廉洁。这两句是说他的品德。
诗人由赞赵竹洲转而写自己,说“随处不忘为善”,这是说他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而“溯桑梓旧劫,故乡寒畯感恩多”二句则是说,在家乡受到过苦难的人现在感激地记住了他的恩惠。这是诗人的自谦之言,也是他对赵竹洲的一种期望:希望你在家乡也能得到人们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