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历浮华七十春,未能谐俗只天真。
甑尘敢怨莱芜困,囊粟难支曼倩贫。
差幸诗书绵后起,却愁弓冶坠先人。
惊心老大肩难息,宗党周旋剩此身。

【诗句释义】

阅历浮华七十春,未能谐俗只天真。

甑尘敢怨莱芜困,囊粟难支曼倩贫。

差幸诗书绵后起,却愁弓冶坠先人。

惊心老大肩难息,宗党周旋剩此身。

【译文】

我历经七十春秋的浮华生活,却不能随波逐流只是保持天真。

我惭愧地抱怨自己生活的艰难和困窘,难以支撑起自己的贫穷与贫困。

幸运的是我还能继续学习诗书,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并发扬。

但我担心的是,我年岁已高,无法再为世人做出贡献了,只能遗憾地看着他们离去。

我内心感到惊讶,岁月已经流逝到我这个年纪,我的肩上承担着太多的责任和压力。

我希望能够继续为宗党的事业尽职尽责,尽管身体已经疲惫不堪。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经历和感慨的七律诗。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背景,通过对自己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思考。

首句诗人以“阅历浮华七十春”来开头,描绘了诗人一生的经历和遭遇。诗人经历了七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化。这一描述既展示了诗人的人生历程,也揭示了社会的发展规律。接着,诗人以“未能谐俗只天真”来总结自己的人生观。诗人认为,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人们应该保持自己的纯真和本性,不被世俗所迷惑。这是一种对于个人自由和独立精神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甑尘敢怨莱芜困”和“囊粟难支曼倩贫”来描述自己的生活困境和无奈。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压力和困苦,以及对自己贫穷和贫困的不满和抱怨。同时,这也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认知,他认为作为社会成员,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不是只顾自己的私利和满足。

第三句,诗人以“差幸诗书绵后起”来表示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这里,诗人用“差幸”一词来表达自己的幸运和感激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此外,这一句还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尊重。他希望通过学习和积累知识,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诗人并没有就此止步。第四句,他以“却愁弓冶坠先人”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这里,“弓冶”指的是弓箭制造技术,而“先人”则指的是祖先和先辈们。诗人担心自己的后代和子孙会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而受到负面影响。这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和社会未来的关心和责任感。

最后两句,诗人以“惊心老大肩难息”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焦虑。这里,“惊心”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惊恐和不安。他感到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晚期,肩上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期望。因此,他感到无比的压力和疲惫。然而,尽管如此,他还是希望能继续为家族和宗族的事业尽心尽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体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抒发,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生的真谛。它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这种深入骨髓的反思和思考,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品味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