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宿雨渍苍苔,闲倚阑干看斗回。
野岸风微黄叶堕,银河星动白云开。
花明曲涧金铃护,月下斜廊玉漏催。
披草别寻松菊径,踏残寒露带珠来。

译文

秋夜庭院前的雨滴打湿了青苔,我悠闲地靠在栏杆上看斗星移动。
野岸风微黄叶随风落下,银河中的星星闪烁白云飘开。
曲涧中花儿明亮如同金铃守护,月下廊檐玉漏声催促时间流逝。
我披散着头发寻找那幽静的松菊小径,脚下踩踏着被露水打湿的草叶留下晶莹的水珠。

赏析

《秋夜即事》是明代诗人唐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夜晚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句“庭前宿雨渍苍苔,闲倚阑干看斗回”描述了庭院前的雨水打湿了青苔,诗人悠然自得地靠在栏杆上观察北斗星的位置。这一句通过对比宿雨与明亮的斗星,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第二句“野岸风微黄叶堕,银河星动白云开”则转向了田野岸边的景象。风吹过,黄叶轻轻落下,银河中的星星闪烁着光芒,白云也随风飘动。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秋天特有的宁静和美丽。

接下来的几联,“花明曲涧金铃护,月下斜廊玉漏催”以及“披草别寻松菊径,踏残寒露带珠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漫步的情景。他走在曲涧旁,花儿如金色的铃铛一样熠熠生辉。而在月影之下的廊檐上,玉漏声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这两句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使画面更加生动、具体。

最后一句“披草别寻松菊径,踏残寒露带珠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他披着长发,独自踏上寻找松菊小径的道路,脚下踩着被露水打湿的草叶留下晶莹的水珠。这一句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他对孤独和寂寞的深刻体验。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宁静、美丽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它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