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昶
【注】: ①骊驹一曲:指《骊驹》曲。骊驹,古时送别之乐也。江东,泛指长江以南之地。 ②枫叶飘零:指秋天的景象。 ③木兰帆(má mù fān):木兰木做的船帆。木兰,古代传说中的神木名。 ④太岱风:指泰山的清风。太,大的意思。岱,泰山的简称。 ⑤北阙:指宫殿的北面,即皇宫。 ⑥蟾宫:传说中月宫的美称。 ⑦步蟾宫:登上月宫的美称。 ⑧“木兰”、“太岱”两句诗意:船帆重压着木兰木做的船蓬
译文 秋夜庭院前的雨滴打湿了青苔,我悠闲地靠在栏杆上看斗星移动。 野岸风微黄叶随风落下,银河中的星星闪烁白云飘开。 曲涧中花儿明亮如同金铃守护,月下廊檐玉漏声催促时间流逝。 我披散着头发寻找那幽静的松菊小径,脚下踩踏着被露水打湿的草叶留下晶莹的水珠。 赏析 《秋夜即事》是明代诗人唐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夜晚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瘦碧排空立,孤高天际明。 - “瘦碧”形容山的颜色或状态(可能指颜色较淡、较浅)。 - “排空”意味着山势高耸,直插云天。 - “孤高天际明”描述山的独立和清晰可见的特点,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明亮。 2. 草枯山脊见,霜陨石苔轻。 - “草枯”说明时间已至秋季,草地已经枯萎。 - “山脊”指的是山的最顶部或突出部分。 - “霜陨石苔轻”描绘出秋末冬初时节
这首诗通过描写池塘蛙鸣、风传声音、括耳未亭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句释义: 1. 池塘青草乱蛙鸣,断续风传断续声。 - “池塘”指代诗人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 - “青草”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生长的力量。 - “乱蛙鸣”描绘了青蛙们在池塘中欢快地鸣叫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断续风传断续声”则暗示了风吹过池塘,将青蛙们的鸣叫声带到了远处
峭壁摩霄汉,秋高爽气清。 羊肠藤络老,鹤径草虫鸣。 木脱岩无翳,枫飞壑有声。 樵夫归唱后,山骨露纵横。 注释与赏析: - 峭壁摩霄汉 - 形容山崖陡峭,仿佛触及天空。 - 秋高爽气清 - 秋天的天空高远,空气清新。 - 羊肠藤络老 - 形容山路曲折蜿蜒,像羊肠般曲折。 - 鹤径草虫鸣 - 描述一条像鹤一样的小道,周围长满了草和虫鸣的声音。 - 木脱岩无翳 - 形容树木脱落,岩石露出,没有遮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不识文坛将,今知是我家。 注释:我原来不知道谁是文坛中的才子,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他是我们家族的成员。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中人才的认识和自豪感。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家族中文学才华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对家族荣誉的珍视。 2. 英贤欣辈出,稚子尚词华。 注释:英明贤淑的人纷纷涌现,年幼的孩子仍然能够写出美丽的诗歌。 赏析
丁未秋七月赴城监修圣庙途遇风雨二首 其一 注释: 1. 新秋一叶下梧桐 - 秋天的一片落叶落在梧桐树上。 2. 又放轻舟乘好风 - 又有轻快的小船在好风中行驶。 3. 双桨急翻溪水绿 - 两只桨迅速搅动水面,使得清澈的河水泛起绿色。 4. 半帆低压蓼花红 - 帆船的帆被半压着,使得蓼花(一种植物)呈现红色。 5. 回瞻堠岭冥蒙里 - 回头看看那座山,云雾缭绕,模糊不清。 6. 遥望龙峰杳霭中
江城木落雁来宾,策马龙峰望帝宸。 - 注释:江城的树木在秋天落叶,大雁从北方飞来。我骑马来到龙峰,仰望着皇帝的宫殿。 - 译文:江城的树木在秋天落叶,大雁从北方飞来。我骑马来到龙峰,仰望着皇帝的宫殿。 纡紫林烟凝晚岫,乱红枫叶逐轻尘。 - 注释:紫色的树林笼罩着傍晚的山峰,红色的枫叶随着轻飘飘的尘土飘散。 - 译文:紫色的树林笼罩着傍晚的山峰,红色的枫叶随着轻飘飘的尘土飘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情感。 “湖水苍茫气象雄”,湖水浩瀚、辽阔,气势磅礴。诗人面对湖面,心中涌动着壮美之感。“孤帆远远乘长风”,诗人驾着一叶扁舟,在湖上畅游,任凭船儿随波逐流,任意东西。“冲开巨浪千层碧,搅破朝阳一点红”。湖面上巨浪翻滚,波浪滔天,但诗人却视若无睹
逐句释义及译文: 1. 骤雨飞来雉堞迷,龙光塔耸白云低。 - “骤雨飞来”描绘了突然而至的大雨的景象;“雉堞”指的是古代城墙上的矮墙,这里指代城楼或城墙;“龙光塔耸”则形容塔高且在雨中显得更为显著。“白云低”形容雨水使得远处的云层变得较低,增加了一种朦胧美。 2. 渔庄方喜跳波鲤,村舍初闻转午鸡。 - “渔庄方喜”意味着渔民们在雨中依然能捕捉到鱼儿的喜悦;“跳波鲤”形容鲤鱼在雨水中的欢快跳跃